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戏剧 drama > 马志明从艺50周年经典相声月 > 相关新闻

大话“少马爷”上: 马志明“五味俱全”长成记

[大话“少马爷”] 他是相声泰斗马三立大师唯一一个以相声为业的儿子,他是无数相声观众眼中的传统相声大家,他被业内人士和很多曲艺迷尊称为“少马爷”,他一直以“笑匠”自诩,他是马志明。
    在2007年出版的马志明相声作品集《笑匠杂笈》上,马志明如此描述自己——“我爷说相声,我爹说相声,我虽不成材,也得说相声。我就是一个说相声的,能做的就是把相声说好,博诸位一笑……”
[我来说两句]


  《地理图》、《论拳》、《纠纷》、《卖五器》、《学曲艺》、《白事会》、《文章会》、《自食其果》、《报菜名》、《大保镖》……是这一长串的优秀相声作品让马志明的名字为相声观众、听众熟知、牢记。

  传承百年的马氏四代

  马志明生于1945年,是马三立大师的长子,但是,马志明与相声结缘却不能只从1945年讲起。到马志明这一代,马家之前几代人都早已与相声密不可分。

  马志明的父亲马三立是公认的相声大师,马志明的爷爷马德禄,也是相声早期演员中赫赫有名的“相声八德”之一,长期跟也是相声“八德”之一的周蛤蟆,周德山合作。马德禄的父亲叫马诚方,是当时北京的一位评书艺人,而这位马德禄的岳父、师父,则是相声的鼻祖“穷不怕”朱少文的徒弟——恩绪,后改名恩培,他与阿彦涛都是朱少文的徒弟。

马志明
马志明

马志明扮美猴王
马志明扮美猴王

马志明说相声
马志明说相声

  从马诚方、马德禄、马三立(以及伯父马桂元),再到马志明,马家说相声已经是第三代,以曲艺为业已经是第四代。正是这几代的相声血脉,滋养出了这样一位承继祖业的“少马爷”。

  马志明被称为“少马爷”,既然有个“少”字,那就一定是先有一位“马爷”。但是,当年被同人观众以“马爷”相称的却并非马志明的父亲马三立。

  马三立一向是被观众尊称为“马三爷”,一是因为名字里有个“三”字,二是因为确实在家中排行第三。

而当年被尊称“马爷”的,是马三立的长兄,也是相声艺人的马桂元。

  马桂元是万人迷李德钖的徒弟,精于传统相声技艺,据很多老艺术家回忆,当年就是难得的相声大家,马三立童年时期学习相声,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这位长兄,只可惜30几岁便不幸辞世。

  痴迷京戏的相声独苗儿

  马三立大师一生有八个子女,但是,继承父业说起相声的只有马志明一个。

  马三立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曾经提到——“我的名下有8个孩子,5女3男,……说相声的是老大马志明,……尽管这哥仨都喜欢相声,小时候都嗲声嗲气地说:‘我姓马,长大了跟我爷、我爹一样佯说相声’可是,我总觉得他们虽然是马德禄的孙子,马三立的儿子,却并不一定都能说相声。我认为说相声要有一定的条件,有一定的天赋。如果说话口齿不清,脑子反应不灵,学什么都是‘陕西胳膊直隶腿’只会胡逗乱哄,那就不能说相声。我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糟蹋相声这门艺术。”

  一生视相声为安身立命之本的马三立不愿意自己的孩子糟蹋相声,因此,就只有这一个天分、勤奋都一流的马志明成了马家的相声独苗儿。可是,马志明虽然从小在传统相声环境下接受熏陶,最早却并不想以相声为业。

  “这个就跟你天天老吃一样东西,就惦着换换口。我们家四辈儿干曲艺,都听的耳朵都磨膙子了,就不拿它当回事了。所以我从小爱听戏,所以小学一毕业,我们家绝对我父亲不管,谁爱干嘛干嘛,我就自己就考戏曲学校了,到那还就考上了。”

  马志明小时候对京剧非常痴迷,“可以说我小时候的钱没买过零食。钱都存起来,听戏去。上至马连良、梅兰芳这些大师级的艺术家我都听过,就爱这个。”

  就是因为喜欢京戏,1957年,小学一毕业,马志明就考上了天津戏校,学起了小花脸。两年以后,他开始上台演戏了。但很快他也就发现他在小花脸这一行当里根本成不了角。据他回忆说,他那时就觉着自己像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被玉帝封了个弼马温高兴得不得了,后来才知道,那是个最小的官。

  1962年的一次演出时,京剧大家厉慧良听人说起他是马三立的儿子。跟他说到:“你说你干这活儿,有什么发展?你啊听我的,干脆别干了,你回家学相声去。你放着你爸爸那相声你不拿,你在这儿学?你就是学出来,你成不了角儿。搭班吃饭没问题,但是谁不想好?”

  厉慧良的点拨最终让马志明下定了决定:去说相声。

  一个人的相声大学

  1963年,马志明正式调入曲艺团,尽管他1950年代就已经上台说相声,但正式成为相声演员,是在这时。由于从小受这方面的熏陶,基础好。所以,到曲艺团后,马志明游刃有余地参与团里的相声演出。但到了1965年年初,马志明受父亲牵连,被列为四清重点,不能登台。其后不久,文革开始,马志明与父亲都被关进牛棚。其后的多年,马志明与父亲一直在农村,这却又歪打正着地给了马志明一个系统学习继承马氏相声的机会。

  马志明自己回忆到,“在那种情况下呢,我是父亲唯一的知音,谈话对象,只能跟我说,我那时要有录音机,那我就阔了。我就凭脑子记,然后他说完我再追记,拿笔再写,获益不小。

  另外把我原来学的那些东西重温了一下,原来学是泛泛的,你背我也背,反正把这词儿背下来了,究竟怎么回事,从年龄上也不到开窍的时候,理解不深。在这个时候,我想起来了,您当初说那段,那是怎么回事儿?您为什么跟别人说的不一样?老爷子一打开话匣子:‘他那个是这么说的,我哥哥当初是这么教给我的,我当时不敢改,后来我这么改的,实践证明我这是对的……’怎么来怎么去,嘡……说一通……在这七年呢,就等于我又上了一个大专,单一的这么一课。”

  那7年,马志明日日跟随父亲,上了一回只有他父亲一个老师,只有他一个学生,只有相声一门课程的亘古未有的相声大学。1980年,马志明重登舞台。在那之前,他已经在曲艺团干了两年左右的后勤工作。而在那之后,众多优秀相声作品得以涌现。

  层出不穷的优秀作品

  从那以后,马志明整理、创作、演出了众多为观众热爱的相声作品。《纠纷》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至今,很多相声观众都仍对当年的丁文元、王德成念念不忘。

  《纠纷》创作于1985到1986年之间,说的是两个年轻人,一个叫王德成,一个叫丁文元。上班路上,王德成不小心用车轮子轧了丁文元脚一下,不重。丁文元不依不饶,王德成也拒不道歉,最终二人闹进了派出所。而民警没理他们,只让他们在派出所里蹲了一上午,二人等来等去,谁也耗不起了,于是互相说起好话来,这才离开了派出所,客客气气地道别分开。这样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故事,被马志明演绎得活灵活现,众多精确的细节、传神的对白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段子叫做《五味俱全》,也是马志明改编表演的新相声作品中的得意之作,而且还颇受马三立先生的赏识。

  《五味俱全》最初的脚本并不是马志明自己创作的,但后来经过马志明的细心加工,里边很多包袱儿,都是按照马氏相声的手法加工的。连练,带改本子,马志明一共用了二十天的时间,效果非常令人满意。在一次相声大赛上,马志明表演了这个段子,马三立在台下听完了之后,亲自摘下一个自己戴了几十年的戒指,交到马志明的手上:“这个给你吧!”

  马志明自己回忆到——“我这个《五味俱全》,别人说(好的)不少,最难得的就是我父亲。从一般来说呢,我父亲不怎么爱听相声,他自己琢磨他不爱听别人的。他在中青年以前他听,他老年以后,听个一句半句。他特意找到我“你把那个《五味俱全》给我录一盘儿,我听。”他没事就拿录音机放这段,反复地听,甚至于他都背下来了,老爷子对我的评价,有些段子最多也就说‘你这还行’,甚至于有的‘这可不行’,‘这个一般’,我没听过说好,说好的就是《五味俱全》……”

  除了这两个段子之外,马志明改编创作的新相声还有很多。《夜来麻将声》、《自食其果》等都是新相声中的精品。而同时,马志明还整理继承了很多传统相声段子,让马氏相声的精髓得以承继。

  比如,成功改编传统作品《大保镖》,就标志着马志明艺术上的又一大成就。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段本来已经很少演出的老作品,竟又成了传统相声中的名段。此外,《白事会》、《夸住宅》、《拴娃娃》等传统作品的继承和改编也都相当成功。既不失传统马氏相声的精髓风骨,又将新时代的影响暗暗渗透在作品的改编之内。

  也有专家评价过马志明的相声,说“马先生家学渊博,深得乃父神髓,而又有所发展与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艺术造诣全面,说、学、逗、唱俱佳。其‘贯口’平稳清晰,快而不乱,慢而不断,节奏与段子内容发展紧密结合,或缓和如春风扑面,或疾凑如暴风骤雨。其‘柳活’学唱曲艺堪称一绝,尤以学唱谢派单弦、白派京韵、王派快板为妙,几可达以假乱真之境。”

  事实证明,马志明靠作品征服了观众。

  直言不讳的相声观点

  除了表演作品,马志明也有他一系列独特的、直言不讳的相声观点,其中有马氏几代人积累总结的宝贵经验,也有马志明不懈思考产出的独到见地。比如——

  提到相声回归剧场,马志明认为,相声回归剧场不啻是一件好事,因为相声首先是要继承。他认为,无论其父亲马三立也好,师兄侯宝林也好,这些老艺术家的新段子,往往都脍炙人口,也被观众称道,为什么?因为他们有深厚的传统的基础,在掌握了传统的基础上,他们又加上了新的元素,所以这东西才是经嚼的,而且越嚼越有味。

  提到相声传统,马志明希望相声演员不妨先学传统。他说,相声不像京剧得练功,如翻跟斗、窝腰、吊嗓子……相声演员就要做到说得比唱得好,否则人家凭什么听你说!大家都会说话,我们想站在那里说让别人花钱买票,我们就必须在语言上下功夫,先砸实基础,先学好贯口!

  提到相声的本质,马志明说:“相声本来就属民间艺术。《白事会》是家传的,经老爷子之手,学下来。《纠纷》这个段子,是我自己写的,受到一定欢迎。相声的目的是让老百姓乐的,把观众伺侯好了,听了不腻,就是最大的知足。”

  提到“笑星”,马志明说:“即使在旧社会,要想让同行承认是一个说相声的,那就很不简单了。要有严格的师传,经过多少年的学习、表演。现在可倒好,半路出家,没掌握几个段子,连起码的基本功和文化都不具备,就叫笑星。再说笑星有评的吗?要评也得经过观众多少年对你的印象和喜爱程度,自然而然地评出来。像现在几个人往那里一坐,说一个段子,你就成了笑星?”

  提到马氏相声,马志明说:“老爷子的艺术是属于人民的,不是属于我们自家人的,所以,我特别反对马派传人的说法。我父亲活着的时候,他也不止一次跟我说,不许提马派,别人提马派咱也不承认。这是他对我的要求。我觉得这也对,如果算马派也只是他一个人的经历,他的刻苦、钻研使他形成了他的风格。可这不像单位里的领导,走一个必须再安排一个。艺术家有了更好,没有就空白。另外,不能说我是他的儿子,我身上流着他的血,我就从艺术上代表他了,因为还有比我更好的。”

  而当提到他自己,马志明说——“有时候报幕的一报,下面由相声表演艺术家某某某某,也包括有时候说我,我上去第一句我先告诉别听他的,什么事呀就是相声表演艺术家,现在可倒好拍拍脑袋算一个,都算艺术家了。艺术家多了观众少了,在我的意识里头,艺术家这一个团,甚至这一个行业就仅有几位。他有一定的造诣,他有他自己独到的东西,他有丰富的舞台经验,他有观众的人缘,他不是一般人就能(达到的)。就连我,虽然我到了今天,我进文化局从艺47年,但是我要能算一个,这谁干嘛的?说相声的,就行。定位就是一个工匠,我就算一个工匠,相声匠——笑匠马志明。”〈精彩明日继续

  

(责任编辑:王羚)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马志明 | 马三立 | 马桂元 | 朱少文 | 马诚方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