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好莱坞频道 > 《谍影重重3》 > 最新动态

谍影重重:属于摄影机的动作片

  谍影重重:属于摄影机的动作片

  好莱坞卖座片的续集往往会陷入一种危险,那就是不知疲倦的视觉轰炸,

  银幕上不断出现爆炸之类的壮观场面。幸而《谍影重重3》没有,这完全归功于格林哥拉斯晃动的摄影机

  ★ 文/卫西谛

  看过《血腥礼拜天》《联航93号》和《谍影重重》第二部和第三部(即《最后通牒》)的影迷,大概都会承认保罗·格林哥拉斯(Paul Greengrass)是少数几个在商业片领域依然得以保持非主流电影风格的导演之一。

我们知道,每年都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功的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导演被拉拢到美国去拍大片,结果往往不是被好莱坞美学同化,就是无法取得预期票房。格林哥拉斯属于特例(目前而言)。这首先得益于《谍影重重》的题材、剧本和他的原先风格的一致性。记者和纪录片导演出身的格林哥拉斯,在影像外观上带有新闻报道的气质,大量手持摄影是他的标志风格,画面和音响剪辑的紧凑性也独树一帜。而《谍影重重》强调的就是一份真实感,在现实环境中解开一个普通人的并不普通的身份之谜,所以一向在选角方面极为谨慎的好莱坞,选择了没有明星相的明星马特·达蒙作为主角。

  从罗伯特·勒德姆小说《伯恩三部曲》改编而来的《谍影重重》系列,第一部由道格·利曼(Doug Liman)执导,已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他将70年代的间谍故事不动声色地移植到现在,用简单有力的节奏解析复杂的剧情:一个遗忘了姓名的普通人为何拥有异于常人的本能。谜底已经在第一部揭开:他是杰森·伯恩,一个训练有素的超级特工。至于他为何成为一个失忆者,被放置在第二第三部去讲,但实际上这不过是剧情的一条行动线索;没有观众真正关心,他是如何成为现在的杰森·伯恩的,真正的答案已经揭晓——他的存在是政府部门的一个致命威胁。有人要他死,他需要活着,这就够了。

  第三部《最后通牒》基本延续了第二部的情节:“失忆主角寻找自我身份、脱离组织的杀手被追杀、不知情者被卷入致命阴谋,这些都是间谍片中的‘主流剧情’”。这样一来,好莱坞卖座片的续集往往会陷入一种危险,那就是不知疲倦的视觉轰炸,银幕上不断出现爆炸之类的壮观场面。幸而《最后通牒》没有,这完全归功于格林哥拉斯晃动的摄影机。

  如何不依靠CG技术、不依靠吊钢丝、不依靠烟火表演、不依靠人海战术,而拍成一场扣人心悬的高手对决场面,似乎已经成为商业大片的创作瓶颈。《最后通牒》的第一段高潮就重新让观众拾回信心。从CIA对《卫报》记者的实时跟踪监听,到伯恩现身指挥记者在地铁站逃亡,到最后记者被特工狙杀,在整个过程中,摄影机无比灵动、剪辑自由跳脱,游刃有余地交待出这一事件的台前幕后所有人物的位移。这是格林哥拉斯最得心应手的手段:将一次行动中所有元素、所有单位都来个从容交待,然后快速交叉剪辑,给观众一种全息的监控感,加上手持摄影带来的纪实感,产生既紧张又满足的愉悦。

  尽管接下来的摩洛哥屋顶逃亡、纽约街头追车,也令人目不暇接,虽然在花样上推陈出新,视听效果也算上乘,但也没有开场对决来得新鲜过瘾:双方一个隐藏在暗处,一个隐藏在远处,各显身手遥控指挥,用第三方(一个无辜者!)作为搏杀的中心,获得了真正的“紧张”效果。《最后通牒》最后的机智之处大概就在伯恩用调虎离山之计,并利用拨给对方一个电话而打开保险柜的一场戏。现在的大片中,“小智慧”远远比“大块头”罕见得多了。

  《最后通牒》的绝大多数场面的确是由高速的动作戏构成,几乎没有任何感情戏调和,所有的过场戏基本是照章办事性质的对话。而这些对话镜头也是由摇晃的手提式摄影手法拍成(和稳定清晰、干净利落的格斗场景形成一种对比),这引发了一些争议。美国《时代》周刊的影评人Richard Corliss批判说,“为什么在谈话镜头时,摄影镜头还是持续折磨着帕金森病的患者呢?摇晃的镜头使得观众无法分清楚说话者与聆听者,进而使得观众们讨厌摇晃的镜头而从电影谈话真正的意思分心。”但这种探讨基本集中在过场戏中,对于我们这些英语欠佳、必须看字幕的观众来说,倒不太构成威胁,因为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画面下面的字幕条上去了。 ★

(责任编辑:青)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格林 | 拉斯 | 伯恩 | 杰森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