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带有浓烈姜文色彩的《太阳照常升起》,“预料之中”地把杭州观众给看懵了。
9成以上的观众都直呼“看不懂”,对有关《太阳》剧情的争论在散场后也迅速展开。 “黄秋生为什么自杀啊?”“姜文先和孔维离婚还是先和陈冲好上的呀?”几位观众还没走出影厅就迫不及待地讨论起来。
不过,尽管姜文对自己的作品信心十足,各地影院也将《太阳》作为这个月的“拳头产品”,可上映第一天的惨淡票房却给了姜文一个下马威——杭州城2万多元的票房,只及《哈5》首映日票房的1/25。
据了解,昨天杭州有的影院里甚至一场只有一位观众。看来,就算是姜文,只要 “看不懂”,杭州观众也不买他的账。
一个影厅只有一位观众
单看公映首日的票房,刚刚豪情万丈填了一阙《念奴娇》的姜文恐怕要笑不出来了。和《哈5》首映日在杭城超50万元的骄人成绩相比,《太阳》只及它的1/25。即使和同为非商业片、票价30元的《南京》相比,票价40元的《太阳》在杭州全城的首日票房,也只比《南京》首个周五在“庆春”一家影院的成绩高了一点点。记者从杭城各大影院了解到,《太阳》的上座率普遍较低,最少的一个厅只有一位观众。
据业内人士分析,《太阳》首映日的票房惨淡,和这段时间的电影票房总体平淡有一定关系。 “今天既不是半价日也不是双休日,周五的生意向来蛮平的。也许双休日会火一点。”新华影都的张经理说。
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记者发现,每个观众似乎都看得很“用力”。只不过,黄秋生饰演的梁老师冤屈被平反之后自杀,周韵饰演的疯妈台词太过跳跃等等仍然让不少观众不解。“姜文说他女儿都能看懂,他女儿几岁了啊?”一位观众小声嘀咕。
最后一段才看出门道
不得不承认,《太阳》绝对是一部耗费脑细胞的电影。全片分为疯、恋、枪、梦四小部分。按照故事发展顺序最先发生的“梦”小节却被放在了影片的最后。长达30分钟的“疯”段落几乎没有任何情节,白白浪费了房祖名的全裸镜头。电影在第二、第三小节,剧情才有所发展,可黄秋生的死因、房祖名为何和孔维偷情、孔维的肚子像“天鹅绒”这一似乎很有寓意的比喻仍然缺少铺垫,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影片即将结束时,艳丽得不真实的色彩,和极富冲击力的画面语言才让被《太阳》折腾得晕晕乎乎的观众们看出点感觉来。
火焰、婚礼、鲜花、婴儿、太阳……种种带有隐喻和浪漫主义色彩的镜头组成了第四段中梦幻般唯美的画面——姜文和孔维在婚礼上围着篝火狂欢;载着大肚子周韵的火车隆隆开过;一顶点燃了的帐篷随着火车翻飞;周韵顺着开满鲜花的铁轨奔跑;最后,新生儿在鲜花中用力的哭泣,这时太阳终于再次升起——这个与影片片头对应的场面,完成了对影片名字的点题。“幸亏没提前退场,”邱先生看完后对记者庆幸地说,“第一段太难懂,但最后那段太美了,这才是姜文嘛!”
“朝天鼻女”让“80后”观众印象深刻
本以为《阳光灿烂的日子》培养出的“70后”、“60后”甚至“50后”粉丝会成为姜文新作的主要拥趸,可没想到,昨天并不太多观众中,“80后”竟占了大多数。虽然不少“80后”观众说影片中的人物生活和他们缺少共鸣,但《太阳》中的不少笑料仍让他们觉得意犹未尽。
整部电影中最轻快的是那两场“表白”戏。陈冲对着黄秋生的“喘息式”表白风骚至极。而随后上场的一个长着“朝天鼻”、说话带着港台腔的女孩更成了笑料的核心。“我恨食堂的五个女人,一边听你唱歌一边还揉面团,我恨!我恨!我恨!……”一连四个“我恨”让观众们不禁联想到琼瑶阿姨。
有影评人表示,这一段是十足的“神经喜剧”式讽刺幽默、狂放不羁的表演。而有网友表示,这个被骂“丢你老母”都开心满足的“朝天鼻女”堪称《太阳》中的最佳女配角:“太好笑了,令人印象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