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年的记忆里,有一只特别怕老鼠的猫……
这时候,大概脑海里会浮现汤姆被杰瑞用计拍成正方体的画面
| |
多拉A梦 |
| |
剧场版海报 |
它有一个神奇的口袋,可以从里面掏出数不清的好东西……
这时候,大概所有人都会异口同声了:“机器猫!”
这个全身上下都是圆滚滚胖乎乎的赝品,居然占据了80后绝大多数人的童年,以至于到现在仍然念念不忘,开口闭口熟悉的旋律仍在唇齿间徘徊不已。那时候的翻译很乱,没有统一章法,所以野比康夫被翻译成大雄或者别的什么像小学生作文里的名字,但我们总是一提起他就会不自觉的浮现出一个戴着眼镜不爱学习倒霉到家喜欢睡觉沉迷于翻花绳擅长射击的四年级小男生;而骨川夫被翻译成小强(说实话,我也觉得他实在像那只蟑螂),我们也总会想起全家都长着长尖嘴,生性狡猾家境殷实喜欢炫耀但是本质却不坏的矮冬瓜;静香被翻译成小静,静儿,阿静……这个温柔可人但出现画面十有八九是在浴室洗澡的小姑娘作为唯一的女性角色,不占风头却是书里不可忽视的人物;至于那个爱欺负人力气超大的孩子王刚田武,外号大胖,几乎成了每个被欺负过的孩子记忆中的梦魇,更不要提他那震惊整个日本的歌声,那简直比生化武器的破坏力还要厉害百倍。
虽然机器猫的正式名字叫做“多拉A蒙”是日语发音的直译,但是小时候对于台版“小叮当”和大陆“机器猫”耳熟能详,实在改不过来啦。感叹一下那时候大陆正版的印刷质量,3.6元一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效果实在是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我至今还记得一个本科同学向我津津乐道:“我10岁生日那天,去新华书店,妈妈答应给我买全套的《机器猫》。我只管走进去,那时候新华书店把畅销书都放在中央的,一眼就看到垒得高高的《机器猫》,我一边走一边在每叠上抽一本抱走,旁边的小孩子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买《机器猫》都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何况抱着书如饥似渴咀嚼故事的时候呢。
哪怕在外面被欺负奚落地再惨再没自尊,一看到机器猫就如同神之光,有着希望和勇气。拥有一个机器猫,这是每个不出众孩子童年的梦,好想要它哪里都能去的任意门,想要它可以把自己变小的隧道,想要插在头上就能飞起来的竹蜻蜓……无论什么,只要看到机器猫掏口袋的动作,似乎一切愿望都能得到实现。但是,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一味偷懒的孩子,会受到惩罚的。所以在大量的短篇中,我们只看到野比依然如同刚出场时那般倒霉,或者更凄惨,再能的工具使用也不能超过一个限度,人最终还是只能靠自己。机器猫隐讳地传达出这一充满哲理的意味。也许小孩子无法接受古板的言语说教,他们需要直接目睹后果才能知道轻重,吃点亏走点弯路不是没有好处,最疼痛的经历才是最直接的教训。超人离我们太远了,有些时候我们就喜欢看平凡人的生活,就喜欢在平凡中去寻找人性的真实和善良。机器猫日本人心中,和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一样,是国民偶像,在中国孩子心中,则是一个美妙无比的梦,是和奥特曼,变形金刚一样,急于想拥有的东西。
如果说短篇像一颗颗巧克力豆,每颗香浓润滑,让人唇齿留香,那么大长篇从它第一天诞生之日起,每年一部会让我们惊叹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构思,还有气势庞大的场景画面,感人至深的人类之爱,人类与自然之爱,甚至是人类与宇宙之爱……中国的上一辈成年人大多不屑或者嗤之以鼻,不明白为什么80后乃至90后一代对于卡通“小孩子玩的东西”如此痴迷,他们是不是“不想长大”。如果他们只看这一部动画,仅仅就是这一部,他们就会发现,comic(原谅我不想用中文来表达,会存在贬义或者狭义)的世界,丝毫不逊于现实的广度和深度,但却比现实美好得多,因为邪总是不胜正,黑总是不压白,爱与勇气永远的是这里的主旋律,
当这位伟大的机器猫之父藤子·F·不二雄和合作了多年的伙伴分开的时候,机器猫的故事没有停止;当1996年9月23日,这位著名的漫画家因患肝病逝世时,机器猫的故事仍然在延续;当时间跨越到2007年,我们迎来了机器猫第27部剧场版《野比的新魔界大冒险》依然是一个关于友情、勇气和冒险的故事,依然如同记忆中那般,继续去感动更多的人,带领更多的人进入4维口袋不可思议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