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关于《暴风雨》
问:英国罗森鲍德萨斯剧团对莎士比亚《暴风雨》的改编有什么出人意料之处吗?你是否挖掘了这部作品中为人忽视的一些方面?罗森鲍德萨斯剧团《暴风雨》的独特之处何在(或者你认为这是一部经典作品的常规演出)?
答:我们的剧本忠实于莎翁原著,没有所谓的改编问题。但《暴风雨》本身的华丽风格、剧情展开方式和音乐元素使其带有强烈的现代感并易于理解。至于对作品的挖掘,罗森鲍德萨斯剧团确有独到之处,这一点中国观众自己会发现。
问:英国罗森鲍德萨斯剧团出演《暴风雨》的演员有何独特之处?
答:我们首先是话剧演员,同时也是乐手,我们的乐器包括锯琴、鼓和低音提琴。我们曾在多部作品中合作,我们是一个真正的团队。
问:今天的世界已和莎翁的时代如此不同,你认为现在的年轻人还会迷恋莎翁作品吗?
答:是的!从戏剧诞生于古希腊起,人类生活中的基本矛盾就未曾改变。《暴风雨》中拯救、宽恕、慈悲、美德、忠诚和博爱的主题是人类的永恒情感,既是经典的也是现代的,既被老年人也被年轻人,既被英国人也被中国人认同。
问:罗森鲍德萨斯剧团在英国的演出情况如何?在那些母语并非英语的国家演出时,观众是如何看待你们的英语话剧作品的?
答:1992年罗森鲍德萨斯剧团创建伊始,我们就致力于以自己的方式演绎莎士比亚作品。15年来,我们的足迹已遍布英国的所有城市并赴巴西、美国、印度、德国、波兰、丹麦、捷克和塞浦路斯巡演。我们的核心艺术风格是洒脱、幽默和原创性,我们永远期待和观众分享剧院中的美好时光——无论是《李尔王》的悲伤泪水,还是《暴风雨》的喜极而泣。
2.关于中国
问:为什么来中国巡演?为什么选择《暴风雨》?
答:2007年是话剧进入中国100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能邀请一个著名英国剧团来华演出。《暴风雨》是我们目前巡演的剧目,2008年我们会排演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希望能届时也能来上海演出。
问:您曾随英国老维克剧院于1979年访问中国,在北京和上海演出了《哈姆雷特》。关于那次访问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麽?
答:1979年,我们是“文革”后第一个访问中国的西方剧团,这是一次让人心潮起伏,难以忘怀的经历。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让我至今记忆犹新。2007年1月,当我重返上海时,我仍能感受到这种巨大的热情,当然上海已早就今非昔比了。
问:英国老维克剧院1979年访问中国时,随团翻译是中国著名话剧演员、翻译家英若诚先生,您对他还有印象吗?
答:我对英若诚先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虽未在英语国家长期生活,但他的英语堪称完美。当时英若诚为我们的演出担任同声翻译,他的翻译准确而富有感染力,这一点我们从观众的反应中可以感受得到,这是一段值得珍藏的回忆。
1980年,英若诚先生携家人访问英国,我们在英国文化委员会重逢,相聚甚欢——这次是在英国的土地上。我还见到了当时21岁的英达,他现在已是著名的导演和演员了,希望这次在北京有机会见到英达。
![]() |
英国原版经典话剧再袭申城 《暴风雨》6月上演...又一部来自英国的原版经典话剧《暴风雨》...当时的随团翻译为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英若诚先生...
06-13 17: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