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学界认为香港电影总是“皆尽癫狂和过火”,而缺少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标准。也以此为借口,对香港电影在内地的播放进行各种形式的限制,包括掩耳盗铃的“审查“。
香港电影的发展模式,总体看,应该是一种健康积极的模式。
大陆电影的发展却始终有些颠倒,这样的话说得太多了,例子也太多了。。。
《门徒》看后,感觉很好,所谓“香港导演大多不懂剧作”的评论大可不必理会了,就像看了《伤城》一样,导演用“电影”这种工具,确实讲好了一个事,表出了一种感觉,并且一切是顺了。这是我们内地导演应该好好思考的。
《门徒》既有“社会责任”又不失“香港味道”,是将类型片的较高境界,是与《黑社会》等具有类似价值的“生态性”电影。真正体现出大气和责任。
影片重在“讲事”,而非写人,因此在情节裁减上十分精巧,像卧底与毒枭关系转折的横断面,有什么就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这种自然内敛的艺术态度也是需要内地普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