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娟父亲在女儿见到刘德华(刘德华新闻,刘德华音乐,刘德华说吧)后跳海身亡,自杀前留下了一封长达12页的遗书,内容一字一泪,大部分是对刘德华的谩骂批评……
杨勤冀留下的遗书,上款是给刘德华,内容除了将刘德华批评得体无完肤外,亦透露了女儿迷上刘德华的原因:“……杨丽娟从九四年十六岁的花季开始,连续三年做了关于你的梦,并在以后十多年中,你的影子几乎都出现在每个梦中……”遗书中亦指出,杨勤冀一家为支持女儿追星,“为此家庭也已倾家荡产,孩子母亲都得了贫血心脏病”,但是他们亦无怨无悔,“我们是为孩子付出的,心甘情愿”。
不过,最令杨勤冀怨恨的,是刘德华非但对他们的一片苦心不领情,还批评女儿不忠不孝:“……捐肾算什么?这些根本与孩子无关,是大人自愿所为……”杨勤冀更炮轰刘德华不肯接见女儿,“我们孩子杨丽娟为能见华仔一面,做出惊天动地的牺牲,已付出13年的青春代价,走过13年血泪之路,几乎都搭上了,父母为孩子实现见你这个小小心愿,已倾其所有,债台高筑……难道你不心痛和内疚吗?” 他还指刘德华已背上千古罪名:“……你在世人面前罪责难逃,你会遭世人永远唾骂,遭应有报应,你是毛毛虫,禽兽不如,脸比城墙还厚,心比毒蛇还毒……”
对于这次自杀,杨勤冀亦归咎于刘德华:“……是你刘德华把我逼死的,逼这个家出事,造成悲剧的,你不讲起码的人情世故,没有良心……”
杨表示,曾在香港刘德华加多利山住所外见不到他,当时已想过跳楼,但为了女儿亦能忍受活下来,可惜今次向亲友借钱再次来港助女儿追星不果:“……我再不忍心看孩子痛苦,决定以死抗议,我死了,你刘德华还要见我孩子,不然死不瞑目……”
杨勤冀最后提到,他们这次来港,曾向刘德华的歌迷会苦苦哀求,结果女儿日前获安排参加歌迷聚会,并一偿心愿见到偶像,但刘德华对女儿“和许多人一样”,没有与她单独会面及给予签名,“这不公平”,故杨勤冀的遗愿,是“刘德华,你应该见杨丽娟,为她签个名,救救她,除了你,她已隔绝了这个世界,只有你,才是她心灵的呼唤,现在到了十分危机的时刻,甚么都没了,只有三条命。”
专家意见 子女迷偶像父母莫盲从
青少年迷上偶像及追逐明星,反映出他们需要建立自我形象,希望偶像身体散发的某些特质,在自己身上亦同样拥有;为人父母者发现子女迷偶像追逐明星,不应盲目支持或者反对,应该细心去分析该明星有哪些个人独特气质,从而将有关特质转化在子女身上,帮助他们成长和建立自信。
香港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组注册心理学家梁庄丽雅博士表示,青少年在成长阶段迷偶像及追逐明星行为属于正常现象,主要反映出他们追求建立自我形象,发现偶像身上有某种特质,例如有魅力、受人欢迎等特质,青少年很多时候都会被特质吸引,欲将偶像的特质转化成为自己的特质。追星及迷偶像并非一定随年龄成长有所改变,视乎他们的心智发展而定。
培养特质建立人生目标
他称,为人父母面对子女的迷偶像疯狂行为,应该持开放的态度,留意及了解该偶像到底有何吸引人之处,从而培养子女发挥该些特质,帮助子女建立人生目标。不过,父母为求达成子女心愿,不惜卖房、出卖身体器官筹集路费,以为有金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梁庄丽雅博士指他们脱离现实,因为他们没有想及他人的感受,要知任何事都不能单方面一厢情愿去做,必须顾及他人,在无法达成愿望后钻牛角尖,结果做出了自毁的行为。
他又认为,父母不能去引导子女,不知道如何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为人父母者要先去了解现实环境,若果发觉与时代脱节,应去找其他人倾诉,寻求一个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
杨勤冀遗书部分内容
刘德华,你以为你是谁,有什么了不起,你很自私,很虚伪,你不敢承认现实和事实,非常可悲。
你对她冷漠无情,冤枉她,视而不见,你没人性、没良心、没血性,没起码的道德良知。
这次我又借高利钱来香港,多年来我们为给孩子圆梦、省吃俭用,孩子母亲都得了贫血心脏病,我们很明智,很清醒,从不崇拜偶像。
你姓刘的还知道世上有“羞愧”二字吗?你把事做绝要遭天打雷劈的。
你会遭世人永远唾骂……你是毛毛虫,禽兽不如……脸比城墙还厚,心比毒蛇还毒。
你披着人皮不干人事……你罪恶不孝,不得民心,违背天意,也混不上几年了。
卖房、捐肾算什么,况且医院不收,这些根本与孩子无关,是大人自愿所为。
让政府做主,为我们讨个公道,处理好。我死后,还要帮孩子,让华仔尽快见我们孩子,并为她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