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越来越多的黄皮肤黑眼睛出现在耀眼的红地毯上;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影片亮相各大国际影展;当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人尝试着向美国电影奖项的最高荣誉———奥斯卡金像奖发起冲击……人们看到的却是,大牌导演铩羽而归,大制作影片名落孙山。
如果说,奥斯卡是中国电影人心中永远的情结,那么这个永远到底有多远?
华语电影在奥斯卡并非悄无声息,最好成绩当属2001年获得4项大奖的武侠片《卧虎藏龙》。时隔5年后,李安(李安新闻,李安说吧)凭借《断背山》捧得了第78届奥斯卡的最佳导演奖,成为夺取该项大奖的首位华人。
也许是《卧虎藏龙》和李安的成功给中国电影人指出了方向,在随后的几年里,国内“大片”风起云涌。《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以及《满城尽带黄金甲》无一不是走了同样的路子。这些“大片”虽然让观众看到了中国电影前所未有的“壮观”,但在寻求问鼎奥斯卡的道路上却总是失之交臂。
即使是在商业化色彩浓厚的美国,电影创作也并没有完全唯“大片”是图。无论是像《世界大战》、《星球大战3:西斯的复仇》这样的商业巨片,还是像《破碎之花》这样比较小众比较艺术的电影,或者像《迷失东京》、《杯酒人生》这样的独立制作电影,都有自己的展示空间。而从威尼斯、柏林、戛纳等几个影响广泛的非美国电影节近几年获奖作品情况来看,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在写实题材中展现丰富的人性,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创作的主导价值取向之一。
相比之下,近几年中国导演拍摄的商业片偏离现实题材,虽然票房成绩不错,但从导演到影片都“落了一身的不是”。
中国电影虽然不必以奥斯卡奖为自己的唯一标杆,但奥斯卡奖作为世界电影最有影响的奖项,颇能揭示世界电影潮流的趋势,表明在社会思潮和大众趣味影响下,电影艺术类型、流派、技巧的演变和技术的前进。但是奥斯卡的标准也在变化之中,我们的电影人大可不必眼睛只盯着那一两个奖项。中国电影,不需要将奥斯卡视为永远。或许,永远也并不遥远。(崔月平)
中国电影冲“奥”录
1955年,黄宗瞮凭《玫瑰文身》获奥斯卡最佳黑白片摄影奖;
1984年,吴汉凭《杀戮战场》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1987年,苏聪凭《末代皇帝》获奥斯卡最佳配乐原著奖;
1990年,张艺谋(张艺谋新闻,张艺谋说吧)执导的《菊豆》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1991年,张艺谋执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1993年,陈凯歌(陈凯歌新闻,陈凯歌说吧)执导的《霸王别姬》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顾长卫(顾长卫新闻,顾长卫说吧)凭此片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
1994年,李安执导的《喜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1995年,李安执导的《饮食男女》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2001年,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谭盾、鲍德熹、叶锦添分别凭此片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最佳摄影奖和最佳艺术指导奖;
2003年,张艺谋凭《英雄》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2005年,赵小丁凭《十面埋伏》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