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事的单位来看,《静静的嘛呢石》属于那种极其平实的小故事框架。它从一开始,就在试图建立那种“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叶一菩提,一佛一如来”的“微观”叙事艺术和叙事理念。与时下国内外大片竭力营造宏大叙事框架、渲染宏大、骇怪场面的影片迥然不同的是,这部影片以导演所心仪的纪实影象风格讲述了在一个身处偏远的小寺院里,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小喇嘛和他身边的人从大年三十到初三下午的故事。
时间跨度的短促,致使空间场景的转换也极为有限:寺院,家室,村中的戏台,以及从寺院到村居之家的路程(主要是引出山上的嘛呢石刻艺人),就这么一点“舞台”、
这么一点“布景”,一般情况下,如此情形极易走向单调和沉闷。曾经看俄罗斯诗化电影代表人物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的《母与子》,65分钟里只有母与子两个人物,两个场景———室内和室外,对话少到如同默片。习惯了节奏明快的电影,看如此缓慢、沉静的片子,起初真让人有些急不可耐,慢慢看进去,才渐渐增添对导演才气、胆气的佩服。回味中方觉得片中出现的一切都有“戏份”,连呼吸,连那灰白的路,树,风,都像最细微的表情那样具有感染力;而这些影像在商业片中往往也就是缭乱地一闪而过。《静静的嘛呢石》更为胆大,连那诗意的渲染都摒弃了,剩下的就是生活自身流动的节奏。万玛才旦的聪慧,就在于他让观众很难察觉他导演的刻意之处,其影像给人的幻觉,好像就是拿着摄像机在一旁“客观”地“记录”,
好像故事不是演出来的。其潜在的意图,就是尽量不去给“真实存在”“真实生活”涂抹上色,而能达到一种异常生动的自然,一种富有雄辩力的朴素。
而时下流行的影片,多以煽情的音乐、夸张的打斗场面、虚浮的故事、做作的情感戏来招徕观众,它们共同的症结就是远离真实,或者说无力表现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欲望。观众在虚拟的影像中,很难见到真实的质地。事物,现象,存在,愈来愈被流动的影像所翳蔽。
《静静的嘛呢石》的不同凡响,在于它蕴蓄着内在张力的质朴。纪实的影像,非职业演员本色而稚拙的表演,古典讲故事人身上才有的优雅舒缓的叙事节奏,让观众不时领略到那种在宁静中蕴蓄的审美张力。整部影片的叙述视角主要以孩童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一切。惟有孩童的眼光,更能自然、妥帖地将庄严神圣的宗教世界与日常生活的世俗性编织成一种“融合、交织的存在”,像《裴将军帖》中规整的楷书与流宕的行书的混然相衬。正是在这样一种“融合、交织的存在”里,我们看见了藏族世界的文化形态、文化理念与现代世界相遇时所产生的诸多摩合、诸多碰撞、诸多排拒、诸多吸纳。小故事中的大戏剧由此露出端倪。仅仅是露出端倪,并不乘势荡开,恣意铺展,死硬地撑出巨大的格局。导演的一敛一放,颇具定力。
(责任编辑:小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