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娱乐-搜狐
娱乐频道 > 明星在线 > 明星在线精彩内容

访谈:看三大业内名家如何揭露中国电影的老底


访谈:看三大业内名家如何揭露中国电影的老底

谈谈低成本电影

  大鹏:下面说一说低成本制作的电影,真正进入主流院线放映的只有100部左右,其他两百部不知道去哪了。现在有这样一个观点,这些低成本,小投资的电影,票房投资加在一起,没有一部大片的多?

  高群书:前几天开了青年导演创作论坛,这个论坛对我启发非常大,选了十个导演,我在里面算是岁数比较大,中年人坐在青年导演里,显得格格不入。当时有专家说这个事情,每年的申片330部,有100多部第一是方言,第二是老少边穷,这是一种无奈,青年导演不想拍大片吗,青年导演不想拍中成本制作吗,没有办法,他能利用的资源太少。

我参加大学生短片展,那个短片节给我的印象特别好,中国电影的复兴靠这一代,靠目前正在上学这一代去做,他们同样面临非常匮乏的资源,拍一个短片才一百块钱,加加字幕,也就二三百块钱,但是透露出来的兴趣,努力的方向是对的,没有像我们现在目前很多刚进入导演圈的,去关注,当然老少边穷是以前艺术电影带动的东西,我们有100万拍这些东西,获奖,拿着奖金去循环。大家都没有想开拓另外的途径,拍短片的大学生,因为没有回收的压力,就自娱自乐,完全是一种自发的选择,反而选择正确的道路,就是拍他最熟悉的,拍他最真诚的东西。中国的电影330部,作为导演来说,问自己,哪一部真正感动自己,哪一部真诚表达的东西,这里有压力,回收的压力,突击一百万,也想办法回收,这里有很多矛盾的东西在里面。

  大鹏:从票房层面来说,可能石头是最厉害的,前三名,第四名成绩最高是《天亮以后不分手》,票房是250万,后来剩下的那些都是200万左右或者更低几十万。三百万票房会成为低成本影片无法逾越的障碍,300万是一道分水岭,二位怎么看这个现象?

  周黎明:我很同意高导刚才说的,低成本影片在题材方面有点走火入魔,大家都去追求在国际电影节上比较容易得奖的,比较取巧的电影。但是关注下层人民的疾苦这是无可厚非的,应该是一个好事,但是也不一定要关注同一个群体,因为在中国这么大,社会群体是非常多的,比如说在都市里,普通老百姓他们怎么生活的,他们生活里很多有趣的,有戏剧性的东西,商业元素包装起来,一百万、两百万也能拍下来的。关注点可以更广一点,商业包装的因素可以多一点,怎么样把故事讲得更好,更精彩,而不是靠大的阵容,大的投资,大的场景。如果能够平衡到各方面的因素, 我相信低成本可以有一番更好的作为。而不是一想到200万制作,就想拍什么片子。

  大鹏:是不是这种片子拍多了,国外人总看,以为你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就是这样的的。

  周黎明:这是有可能的,尤其是一知半解的人,连看四部影片全是这一类,自然会得出结论中国就是这样。

  大鹏:中小成本的电影不靠院线票房,可能靠到国外拿奖或者拿一些奖金,或者国内有一些基金来回收。

  高群书:小制作电影《疯狂石头》是一个方向的东西,它的成功不可复制,但是它是完全可以反映过来,现在中国电影制作者的态度问题,就像宁浩,我很佩服宁浩这点,他抓住了好莱坞电影规律性的东西,不可复制,在于是不是每个人都抓住这个规律性的东西,具体的电影不可复制,但是这个方向优势可以扩展,我希望有十个电影拍三四百成本,但是这个拍黑色喜剧,还可以拍恐怖片,还有拍温馨的,都可以做这种事情,不可能都去学宁浩。但是宁浩的方向是标志性的方向,说明电影必须好看,尤其是低成本电影,不仅仅是思想含量不能太大,电影看什么,电影跟人看的还是跟人说的,首先电影给人看的,看什么?看生活,看人的乐趣,故事的乐趣,这里的乐趣,他提供了很多乐趣,并且最后表达的它的立意点非常好。这种东西应该是作为市场鼓励的东西来存在,它也应该是小成本,最少应该占一半的,不至于一半都是反映老少边穷,小成本电影一半都是拍这种既制作成本小,又能看到无穷乐趣,还有一部分能看到生活状态,还有一部分能表达高深思想。我们俗人看不到的,人家创作者看到的,有很多类型的。

访谈:看三大业内名家如何揭露中国电影的老底

小成本不等于艺术片

  周黎明:大部分小成本觉得跟艺术片是划等号的,小成本就是模仿西方的大师,作为一个导演的选择也无可厚非,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权,整个行业所有的小成本影片都走一条路,跟大成本影片走一条路是一样的道路,肯定不好的。小成本的导演像宁浩,他的成本小,但是走一条商业化的路线,是黑色幽默,把故事讲得非常精彩,非常吸引人,小成本影片在这方面至少不要看不起讲故事,叙事这方面,在电影学院有这种倾向,觉得一出来就要做大事,如果大家都学安东尼奥尼,如果都学他,我们电影业就完蛋了,在一个行业里有人学安东尼奥尼,也把故事讲得非常好。

  高群书:我最佩服的导演是配尼,包括王家卫,你说是艺术电影,我觉得王家卫商业操作都非常成功,这个东西我们一定要认清楚这个东西,研究这个东西,不管制作大小,都无所谓,500万、300万、100万,都是有各种各样的道路走。

  大鹏:你说的艺术、商业,在中国搞艺术院线可行吗?刚才高导也提过艺术院线这个词?

  高群书:肯定可行的,因为中国的影院、院线,还讲究当前的效益,今天我赚多少钱,不在乎长线的。还有中国艺术片多,不成熟,有问题,这造成观众对你的认可。艺术院线面临的是片子是不是足够把人的空间支撑起,365天是不是每天有人来看,中国艺术电影可能导出五部就不错了,作为院线他们不仅仅是五部了,起码得有50部,才能把这个院线撑起来,都是困扰各方面的原因。

访谈:看三大业内名家如何揭露中国电影的老底

  周黎明:艺术院线在某些大城市,在某些院校可行的,这个经验不能推广全国,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肯定有生存的空间,因为现在作为艺术院线不是说一定要回到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包起来或者哪个基金抚养起来,肯定要找到自己的市场,大城市里,就跟话剧一样,是有市场的,看你怎么运作,运作好,可以赚钱,不能把艺术院线经营的情况和商业大片做比较,因为两个不一样。你设艺术院线没有必要设在商业中心,可能设在大学区中心知识阶层比较高的区域,能够做到细水长流。

  高群书:大的市场轮廓形成了,效益也逐渐起来了,有三层东西没有挖掘好、建设好,一个是艺术片,怎么进入市场。有眼光的商人经营这个东西,不能靠导演和制作者,国家可能出一部分力,国家提倡是一个大的政策兴起包括一些呼吁,应该做有效的鼓励,艺术片怎么进入市场,还有二级市场,二级市场是特别好的市场,《暖春》卖了700个拷贝,这是挺可怕的。

  大鹏:打断高导一下,因为另外一位嘉宾已经到了现场,有请是安乐电影发行公司总经理姜伟,跟网友打个招呼。

  姜伟:大家好。

  大鹏:也是作为今天的嘉宾之一,共同探讨06年中国电影的问题。刚才我们讲过大片,现在已经讲到小成本的电影了,姜总您给我们讲一讲小成本的电影,刚才讲了疯狂的石头有没有可复制性,两位老师都讲过了,您谈一下您的看法。

  姜伟:对不起,我迟到了。我们感觉小成本制作的电影,我们自己也有经营影院在国内,从类型角度来看,把电影归成什么类型,成本制作的高、低,跟演员,跟你的题材有很大的关系,不见得说小成本制作电影,看你题材和故事本身还有电影类型是挺重要的。尤其是商业电影,《疯狂的石头》这部片子的成功不完完全全是偶然的,这个片子之所以也受到观众的喜爱,可能导演本身也承担着,也是借鉴国外很多同类型电影的一些东西在里面,只是说目前我们自己能拍的类型电影在国外很少见,我个人认为比较少见一点。所以它的成功也不完全是偶然,也不完全是一种宣传策略,恰恰这个片子在宣传的时候,并没有倾注太大的精力,因为成本比较低。另外一个,在影院对它的推动起很大的作用,因为影院通常在第一时间知道观众的反映好坏,影院的经理通过他们的反映预测这个片子受欢迎的程度。石头是在影院和观众口碑互动推动下取得这样的票房成绩。我个人认为,还是希望我们推小成本制作也好还是什么制作也好,更希望导演能拍不同体裁和类型的电影,比较商业化趋向,这是我们作为发行,作为院线也好,最需要的。今天没有想到高群书导演在,我对他的片子非常喜欢,那个时候看完以后,作为在北京,我是他最大的支持者之一,因为我在北京有两家电影院,我认为这个片子就是我们本身影院就我刚才说到,我想象的,有一定类型的,有商业元素和商业趋向的。电影最本质的东西是娱乐大众,而且电影是大众娱乐的产品的其中之一,我们不应该给电影赋于电影以外的东西,电影最本质的还是一个观众,这个片子是很严肃题材的,也有主旋律的东西在,首先有一点他自己也知道,要好看,本质好看才会吸引观众,所谓小成本也好、中成本也好,我个人感觉还是要好看,进入商业的电影院线一定有它的类型。

  大鹏:您没到之前,我们讨论最后一个话题是艺术院线,结果院线的代表一坐在这里马上就谈到商业,谈到要好看,确实是这样的问题,刚才我高导的谈话,我们谈到的是艺术院线的事。

访谈:看三大业内名家如何揭露中国电影的老底

艺术院线不等于赔钱

  高群书:这个不冲突,包括姜伟刚才说的,大家都是在一个范畴里谈,如何让它有形成,艺术院线不等于赔钱,影院也要赚钱,导演按照艺术片的类型去表达,不是建一个进院线要赔钱,也是商业院线一种方式,电影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总而言之,应该让人看得懂,需要的人看电影的时候有收获,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有乐趣,有悲伤,有高深森林的,你没看出来,人家看出来,人群太广泛了。有思想家,有哲学家,有学生,有俗人,有农民,有农民工,这三个群体,一个群体偏好艺术片的群体,作为商业院线,包括姜伟这样的老总,要建立院线,起码让我少赔,不能说每天让我赔十万块钱,谁也承受不起。还有农民工看什么,溧水河是农民看的电影,作为影评人看,很不屑,这叫电影吗,这确实叫电影。还有暖春卖了700多个拷贝,这是多么大的市场,这不是商业吗?还有大多数人,姜伟也是黄金甲投资方之一,当然黄金甲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我相信姜伟作为公司来说,每天能拍几个黄金甲,拍一个足够了,而中国这么大是戳,能容纳很多电影,众多这种电影,包括院线里,黄金甲上一个月、两个月到头了,再加上夜宴四个月到头了,另外八个月干什么,还得来用片源补充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中国制作。

  姜伟:说到这里,我要补充一下,刚才说艺术和商业的问题,我更愿意用另外一个定义来定义很多电影就是主流。《云水谣》发行的时候,跟引力导演也谈过,主流电影应该是代表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我们国家主流的思想意识,更愿意称为主流电影,主流电影可以偏商业化也可以艺术化,东京审判也不错,为什么他们比较严肃题材的或者以前叫主旋律电影的能够取得这样的票房成绩,本身电影的本质代表了主流观众审美的思想趋向,这个非常重要。还有所谓的艺术院线,我可以把艺术片归为一种类型,有些艺术电影可能代表了导演自己本身的探索或者会对某一个事情有感而发的表现,这种类型就有取向,可能观众面,对这种类型影片欣赏的人,取决于年龄、学历不同,关注面、受众群很小,因为是小众,我们称为艺术电影的小众,广义来说,艺术片就是一种类型,它只是代表了某种思想上的东西或者说对于某种艺术行为的探索,我觉得把它归为一种类型,这种电影不一定让我们赔钱,投资人投这个电影是为了获奖,获奖的最大目的是为了出名, 出名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部电影,知道这部电影的结果是让大家看到。做一个作品出来,肯定让大家看到,不会说导演说我拍一个片子,自己回家天天放,肯定不是这样的。获奖还有另外一部分,可能海外有更多的片商,国内有更多的片商感兴趣买,它获什么奖,给他奖一定是有道理,我是不是感兴趣去看。归根到底都有商业行为在里面,只不过商业行为价值的大小或者是直接得到或者是通过一个方式间接得到,这都是不冲突的,除非像有钱的,我自己有钱,我自己有钱自己拍,拍给中产阶级,如果自己拿钱。如果有投资人给你投钱,投资人不管从什么目的出发,一定要得到回报,这是改变不了,这是商业行为。

  大鹏:谈了两部分,大片和小成本制作电影,接下来谈最后一部分就是进口片,就是

  国内电影商业这几个分类,周老师也在这里,如果年底没有像黄金甲这样的大片,光靠自己其他的影片,票房能跟进口大片相抗衡吗?

  周黎明:跟进口片抗衡主要靠商业大片,进口片有配额是20部,选择哪些很重要,如果选择像《超人》、《海神号》肯定有比较高的票房,如果选择《撞车》,肯定票房不高。倾向性很明显的,最后选片的人选择很重要。你选择更注重票房还是更注重别的。

  大鹏:姜总,从您的角度来说《007》跟《黄金甲》有同期的交锋的对垒,他们两个谁胜谁?

  姜伟:《007》是1月30号也是黄金甲放映的结尾阶段,如果从票房预测来说,我自己觉得《007》是21部还是22部,第一次登陆大陆的进口片,我觉得票房挺好,如果能过亿的话,应该是表现非常优秀的,跟黄金甲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最近三年以来,每年的票房冠军都是国产电影,刚才谈到进口片这个问题,周老实说得比较对,跟选片、题材有很大的关系,我这里想补充的是基本上国内这些电影主要考虑到国内观众欣赏的角度,来之前,我回顾了一下最近几年大片的票房,动作片像《碟中碟3》,还有科幻类的,灾难性的电影,在国内票房表现都非常好,有几部电影很明显,在国外很一般,像《后天》,我们自己都没有想到,当时能取得5000多万的票房,这种题材的电影依然是国内比较主打的题材,这可能跟我们的欣赏口味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在配额有限的情况下,当然作为影院也好,院线也好,发行公司也好,都愿意引进最具票房潜力的电影,题材主要从商业角度来谈一谈。

访谈:看三大业内名家如何揭露中国电影的老底


[上一页][1][2][3][下一页]

(责任编辑:悠扬)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