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演20场以来,《全家福》的票房已经超过了百万元。和那些“星光”闪耀的明星话剧形成鲜明对比,眼下正在北京首都剧场上演的这部北京人艺话剧里,除了冯远征因出演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经典坏人,恐怕要被观众“记恨”外,其他演员的名字都还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能量。但这并不影响它在各阶层拥有相当一批忠实的“粉丝”。
好戏不多“星星”来凑
从刘孜、林依轮的《麻花Ⅱ情流感》,到瞿颖(瞿颖新闻,瞿颖音乐,瞿颖说吧)、毛宁(毛宁博客,毛宁新闻,毛宁说吧)的《淡了,加点韭菜花》,从刘晓庆(刘晓庆新闻,刘晓庆说吧)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到潘长江的《找啊找啊找爸爸》,以及3月将推出的刘烨(刘烨新闻,刘烨说吧)和袁泉(袁泉新闻,袁泉音乐,袁泉说吧)主演的音乐话剧《琥珀》,据不完全统计,近来,由影、视、歌星参与的话剧演出几乎占到京城同期话剧演出的九成以上。
影视明星纷纷回归
以前是话剧演员大量涌向影视界发展,现在是各路明星回归舞台实现自身的价值。“明星版”话剧在宣传上也更商业化,不久前北京1200元的最高票价打破了上海1000元贵宾票价的纪录。有业内人士乐观地认为,明星纷纷回归话剧舞台,除了舞台表演艺术的吸引力外,也说明了戏剧的复苏。
笑星模特博人一笑
但更多的还是泼向明星话剧的“冷水”。北京人艺演员冯远征表示,明星云集的贺岁话剧,类似于小品和滑稽戏之间的一种形式,博人一笑而已。能像《全家福》这样把人物命运一步步写出来的实属罕见。被媒体争相爆炒的不少明星话剧尽管公演以来场场爆满,但同时也暴露出演员的素质问题。在各门类的表演艺术中,话剧无疑是要求综合素质最高的之一,目前许多影星、笑星、模特经过短暂的训练便登上话剧舞台,不可能扭转话剧低迷的状态。
单靠大腕并不成功
一些执著的话剧迷对明星话剧持否定态度。一位对话剧颇有了解的女士称,这种靠明星撑门面的话剧她不会去看,因为太不专业了。她认为,多数明星版话剧、贺岁剧的剧本一般,而好剧本肯定就有市场,不需要明星。中央戏剧学院在建院50周年之际曾策划请巩俐(巩俐新闻,巩俐说吧)、姜文(姜文新闻,姜文说吧)等一批影视大腕合演《北京人》,结果无疾而终,据说是某些“国际影星”在排练第一天便惭愧地表示自己无力撑完全剧;某话剧团推出的《霸王别姬》则打出了明星作家担任编剧的牌子,但该剧上演后却反应一般。
话剧低迷商业炒作
正如一位资深话剧制作人所说:“话剧还得姓‘话’,光靠明星不是话剧发展的一条正路。”有人说,“明星版”话剧不过是一时热闹的商业剧,不能扭转话剧低迷的形势。而在“明星版”话剧《雷雨》的制作人叶惠贤看来,“明星版”的最大贡献,并不在于发现了明星的话剧市场号召力,而是在策划、制作过程中的种种思路。“‘明星版’能够拯救、振兴话剧?我不敢这么说。但它的确起到某种桥梁的作用,吸引人们到剧场中来。或许,我们能够由此慢慢培养年轻观众对话剧的兴趣。”
(责任编辑:阿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