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的博士研究生,他一心一意把学问做在“实战”中,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投资建立了上海滩上的第二个民间话剧团体——飞鸟剧社。昨天,飞鸟剧社拿到了国家文化部统一颁发的《营业性演出许可证》,而记者也遇到了这位“不安分”的博士——李涛。
深爱话剧
为了组建飞鸟剧社,李涛曾被朋友看作“脑子有问题”。“不少人劝我,在上海做民营剧团不容易,不如去别人那里帮帮忙。”他笑着说,“我自己也想了很久,确实困难,可没办法呀,我就是喜欢话剧。”凭着对话剧的执着热爱,李涛毫不吝啬地拿出了自己的10多万元积蓄,跑有关部门办证,和剧场谈租价,拉赞助商,出去宣传销票,硬是做起了一个书生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发掘潜力
李涛对上世纪30、40年代上海的戏剧生产与消费很有研究。“我研究了那时黄佐临先生创办的‘苦干剧团’的财务报表,发现上世纪40年代上海的话剧生态和现在有某种相似之处。”他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话剧逐渐产生了商业倾向,讲究投入、成本、产出,这和上海话剧黄金时期的情况差不多。“所以,话剧市场还是有潜力可挖的。”
生存不易
但是李涛也表示,如今中国还没有形成适合民间剧团生存的条件,“当然,国家的政策方面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经济来源。”做戏要钱,国外的企业投资文化事业是可以减免一定赋税的,但中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还很模糊。“要依靠票房完全收回投资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一开始,剧团肯定亏钱。”“明知要亏为什么还要去做呢?”记者问,李涛乐呵呵地算了这么一笔账:“我投资15万元去做一部戏,如果收回10万元,那么说明我只用5万元就做成了原本要15万才能做的事,这就是成功。”
改变现状
7月21日,飞鸟剧社将在上海大剧院小剧场推出自己的“处女秀”《危险关系》。为了这部戏,剧组人员顶着热浪,每天在没有空调的房间里排练8小时。“我认为现在上海沉闷的戏剧局面须打破,像我这样的民营剧团至少要四五个,才能形成理想的戏剧生态。”李涛说。相对于国有剧团来讲,民营剧团的选剧范围更广、更灵活,不仅能吸引更多观众进剧场,还能为年轻人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可谓一举数得。
本报记者 张艺
(责任编辑:阿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