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救赎》目标就是奥斯卡”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6-22 10:16:44
·来源:新京报
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救赎》7月内地上映,制片人皮特谈“申奥”
Peter
Fudakows鄄ki和妻子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后的晚会上展示自己的“小金人”。
奥斯卡过后《救赎》从6家到122家,《天堂此时》下线了
新京报:虽然过去了一段时间,还是恭喜你的电影《救赎》(原译《黑帮暴徒》)获得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此前,大家一直认为巴勒斯坦的《天堂此时》更具竞争力。我想知道,得到“小金人”之后,《救赎》的市场竞争力是不是更强了?
Peter:的确是这样。《救赎》是从今年2月开始在北美上映的,当时我们采取了保守的发行计划,只洗印了6个拷贝在纽约和洛杉矶的艺术院线放映,但是反响非常好,单拷贝的票房产值达到13000美元。拿到奥斯卡之后,我们在美国的上映规模扩大到122家,至今还在上映,票房将近300万美元,更重要的是,这只占到该片全球票房的30%,因为“小金人”,《救赎》在全世界都成为了一部令人关注的艺术电影。至于《天堂此时》,我认为这也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但是因为没能获得奥斯卡的青睐,它在颁奖典礼结束后就下线了。
新京报:《救赎》的北美发行商是米拉麦克斯,他们以运作奥斯卡著称。创办该公司的哈维兄弟去年已经自立门户,看起来他们的继任者完全继承了他们的优秀传统。
Peter:实际上现在的米拉麦克斯跟哈维在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哈维属于攻击型选手,惯常采用非常强势的市场推广方式,他们的做法经常打破常规,不按规矩办事,在好莱坞并不被大多数同行所接受。但是现在的老板更愿意采取相对保守的计划,如果说哈维是创业者,那他就是个守业者。我很难评判两个人的做法哪种好。哈维可以让你的电影出风头,赚眼球,但是钱都花出去了,没什么赢余,但这个老板不会让你很出名,但确实让你赚钱了。做一个出名的穷光蛋,还是默默无闻的有钱人,这确实难以选择。
南非就该拍钻石?宣传正面形象未必要通过美化来表达
新京报:参加最佳外语片评选的影片要由本国政府选送,你是如何说服南非政府选送这么一部揭露南非底层社会现实的影片的?
Peter:很多电影小国都把选送影片参加奥斯卡当作一次宣传推广国家形象的机会。
按照常规的做法,代表南非的应该是一部风光片,展示南非的优美风光,钻石金矿。但我认为这其中有一个悖论,《救赎》表现的确实是南非底层社会的客观现实,好像在揭露阴暗面,但我的目的不是在于揭露,而是要做一次真实的表现。我的目的并不是给南非抹黑,因为我相信真实的东西可以打动人,喜欢这一类艺术影片的观众也一定不会做表面化的理解。我相信他们不会因此对南非产生恶感,反而会更愿意接近这个国家。一句话,宣传正面形象未必要通过美化来表达和树立。
新京报:《救赎》由南非和英国合拍,选择用当地的土语做对白,是不是从创作之初就瞄准了奥斯卡?
Peter:为影片选择对白语言实际上经历了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这部影片的剧本前后修改了40多稿,其间也送到过好莱坞,不少一线大明星都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从市场推广、销售的角度讲,拍摄一部好莱坞明星领衔的英语片,似乎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我再三考虑之后对好莱坞说NO.影片讲述的是南非底层现状,让好莱坞明星出演就会让观众感觉不真实,可信度差,表演部分多过了原生态的呈现,也就影响观众对故事本身的接受。凸显一部影片的商业性,不是简单地将各种商业元素堆积在一起就可以了,而是要让一切为影片中最具商业价值的部分服务,在这部影片中,真实而不做作的故事就是它的商业性所在。使用当地的土语作为对白也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事情,我很清楚这部影片的目标就是奥斯卡。
规矩固然严格但情感是永远的,人性救赎的故事永远有戏
新京报:你刚才讲到合拍,实际上这些年中国也越来越多地走合拍之路,最近几年代表中国冲击奥斯卡的影片无一例外都是合拍片。但是和《救赎》相比,它们都不那么走运。
Peter:做合拍片首先必须明确,不能只盯着本国的市场。我们使用本地的故事,结合国际的资金,就一定要在全球范围内选求更广阔的发行空间。在制作《救赎》的过程中,我觉得音乐非常重要,它会对故事有很大帮助,于是我们邀请南非的一个知名音乐人为这部电影创作了原声音乐。这个做法遭到了南非合作者的反对,因为我们使用的音乐是四年前在南非流行的,太旧了。但是我坚持说,《救赎》不仅仅是为南非市场拍的,影片出来之后,音乐元素得到海外观众非常高的认可,给影片添色不少。所以我想说,不要太拘泥于当地人怎么看,而是要以全球坐标来审视。
新京报:作为一个胜利者,要想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有没有什么必然规律?
Peter:外语片的评选有严格的规则,它绝对不允许我们邮寄1万套DVD到评委的家中,要想参与投票,就必须到电影院去然后签下大名。所以《救赎》并没有采取什么非常规的市场策略。但是我会观察这些外语片的评委是些什么样的人,首先他们都是老人,有着深厚的学院背景,这些人对电影通常都具有传统的价值观,也就是说更容易被那种以情感为基调,讲述人性救赎的影片所打动;在表现手法上,他们也喜欢钟情于传统,反感卖弄技巧。
另外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委员们关注精神层面的东西,但是同样看重是不是借助大众可以接受的情感交流方式表达出来,而不是拘泥于智力游戏和观众博弈,或者沉浸于知识分子层面的对话。总的来说,Moving(动人的)、Emotional(情感的)、Sentimental(感伤的)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词。
中国“申奥”路导演不该只为个人理想拍电影
新京报:这些年在海外引起较大关注的华语电影基本都是武侠片,在中国大家似乎已经达成一种共识,只有武侠片才有可能让华语片在国际影坛谋得一席之地,你怎么看?
Peter:对于市场的认识应该是多元化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影片都会有自己的观众群。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如果你想要最大众的商业市场,在西方,功夫电影确实是最容易被接受的,但是,在西方同样有很多的电影观众喜欢人文色彩的电影,喜欢它们提供的另外一种观察世界的角度。这也非常重要,除了功夫电影之外,艺术电影也会得到相应人群的关注。我们尊重主流市场,也要看到分众市场的潜力,要去发掘它,提供更多的影片供他们选择。电影市场一定是大众与分众相结合的概念。
新京报:对于中国电影,你有什么建议吗?
Peter:我非常愿意和中国导演合作,但是如果要是冲着奥斯卡去的,最好还是拍一部现代题材的影片(笑)。坦率地说,我对中国电影了解得不多,但是我知道中国文化讲究中庸之道。但是对于制作一部电影而言,争论非常重要,导演和制片人之间必须要有冲突,这种冲突不是人身攻击,而是为了影片在市场上能有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结果。我的祖籍是波兰,他们也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波兰做一部电影竞争奥斯卡,但是我觉得很难,因为波兰导演大都还保持着传统欧洲导演的风范,执着于自己的艺术理想。虽然我是一个制片人,但我关心的不仅仅是投资,我同样要参与艺术创作,如果一个导演拍电影只是为了个人理想,或者某种艺术语言,那样的电影不会有太多人喜欢看。
本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救赎》(原译《黑帮暴徒》)7月将在中国公映。
影片小传
《救赎》以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的一个城镇为背景,讲述了当地一名黑帮头目在6天时间里发生的转变。这名原本冷酷凶残的青年在一次劫车过程中无意中带走了车上的一名女婴。
最终他良心发现,决定担负起照顾这名女婴的责任,从而走上了与过去决裂的痛苦过程。
故事发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一伙暴徒在争执中发生冲突,黑帮头目差点失去理智错手将同伙暴打而死。
随后他又开枪打伤一位女车主并夺车而逃。在开车飞驰途中,他非常惊讶地听到了一声婴儿的啼哭。他把车开到一个人烟稀少的高速路旁,意外的发现遗留在车上的女婴。
刚打伤孩子母亲的他不忍心把婴儿扔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于是,他把婴儿带回了家,用枪威胁住在隔壁的年轻妈妈照顾这个婴儿。之后,他渐渐变了,善良的本性被呼唤出来……
记者手记
在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由南非和英国合拍的影片《救赎》意外击败了夺标热门《天堂此时》,捧起了最佳外语片的小金人。这是一个令国人望眼欲穿的奖项,也是近些年来被认为中国电影最有可能实现突破的奖项。
在《救赎》中国版权提供方杨红女士的帮助下,我和该片的制片人PeterFudakowski进行了两次面对面的交流。在进入电影圈之前,Peter供职于银行,负责电影融资的相关业务,1985年,他转入英国PremiereProductions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救赎》则成为他入行20年来给自己送上的一份厚礼。
我把奥斯卡作为这次采访的惟一话题。
因为我始终坚信冲击奥斯卡的正确性,对于中国电影人而言,它关乎的是江湖地位和更广阔的市场以及因此产生的可观票房。
《救赎》的成功在中国也许并不具备可复制性,但是我希望这篇对话至少可以提供另一种思路:冲击奥斯卡,中国电影没必要在武侠之路上一直走到黑。
采写/本报记者
张文伯
〖 返回顶端 〗 〖 关闭本页 〗 (责任编辑:枫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