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采访人:王祥基 台北市电影电视演艺业职业工会执行总监
纵横国际影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卧虎藏龙》投资公司)
采访记者:搜狐娱乐
观点一:影展对台湾电影一点帮助也没有
搜狐娱乐:今年戛纳影展台湾只有一部电影参加官方展映(《诡丝》),您看到过了吗?
王祥基:还没有。 说起来这就是一个怪现象了,很多国外得奖的片子你问问,大家都没看过。这十几年来台湾电影参加各类影展,对电影产业有帮助吗?对我们一点帮助都没有。获奖电影大家都没看过,放两天就下片了,充其量电影的创作人员可以把奖项作为个人酬劳加码的本钱,当然前提是别人肯接受你的这个价码本钱。
搜狐娱乐:和最近几年台湾电影影展频频亮相,相对台湾电影市场却是一再减产。我不知道您作为电影业从业人,怎么看待这种“国际风光,国内凋零”?
王祥基:台湾电影也好,两岸三地华语电影也好,其实都面临同样的危机。
电影业第一大弊端就是盗版,两岸三地这是最大杀手。因为盗版没有人敢投资,没有大成本制作。除了张艺谋这样的大导演之外,一般电影得不到高额投资,普通导演只得到3、5百万投资,这些小投资电影拿到戏院去放,可能戏院每天成本10万,但是每天只能收到2万,那么第三天肯定就会下档了。
台湾电影业第二大弊端是政府没有有力支持华语电影。(记者:你怎么看台湾辅导金政策?)辅导金是没有用的,辅导金也行之有年了,7、8年下来,台湾电影完全没有起来,反而越走越低。辅导金(选片)方向是问题,政府没有有效的政策支持电影业也是问题,我们需要实际奖励。
观点二:电影业需要软硬件配套政策支持
搜狐娱乐:你觉得有怎样的政策体系能够真正支持电影业发展?
王祥基:这个说起来要分成三部分,软硬件一起上。
第一:政府要有系统免税、减税政策。我随口打个比方的话,比如政府鼓励电影业成立新公司,实行三年免税政策;鼓励所有大企业转投国产电影,投资额可以部分或者全部抵销税金;国际获奖影片全额免税,这包括所有幕后工作人员、演员片酬都应该全额免税。
第二点是政府应该以一个固定比例,给国际获奖电影的拍片公司提供免息贷款,比如说这个电影投资如果是5000万,那么政府就可以给这家电影公司提供2500万免息贷款。这个钱不是送给电影公司,只是不要利息,鼓励大家多拍片。再比如对于院线而言,假如一家影院每年上映华语电影超过120天,可以减免20%营业税。我说的前两点是针对电影业的上游和下游企业,都是硬件。
第三点就要讲软件了,就像内地有“十五”计划一样,政府年度事业用于文化事业的预算投入应该提高,比如去年是3%,那今年可以提到4%。这个基数大,增加1%就可以提高好多金额。大学可以增加文化电影类课程、招生比例,奖学金名额、比例相应优惠。优秀毕业生送去法国、美国这些电影发达产业国家进修,我们需要跟国际最先进技术接轨。
观点三:辅导金不是福利金
搜狐娱乐:刚才我们匆匆聊到辅导金制度的不公平,其实一直有一派观点认为辅导金政策是台湾电影滑落的首祸,因为辅导金的导向歪曲了台湾导演拍片风格。
王祥基:辅导金根本不公平。它的评审委员都是什么人?大学里的舞蹈系教授、国文系教授,这些人完全跟市场脱节,说不好听话可能一年只看了三部电影。他们选择的标准当然是那些不受市场欢迎的电影。
搜狐娱乐:但是辅导金导演也是很穷的,比如蔡明亮就生活得很辛苦。
王祥基:我要首先声明一句,一个人的苦与富和整个文化产业无关,辅导金不是福利金。
就像金曲奖,每年最佳销售唱片出来,记者眼镜碎一地,市场卖得最好的不是这个啊,是周杰伦啊。官僚评审制度害苦大家。
对电影文化产业而言,奖项是要能够刺激产业的,应该设立常设机构,找专门从业人员来评选。电影也好,电视也好,都应该往产业化过渡,《哈利
波特》怎么敢投资100亿新台币,因为它全世界版权能够收回来200亿。我们必须以产业导向来看待电影、电视业发展,我所在的纵横国际之前就投资过《卧虎藏龙》,当时也是非常艰难,可是这样的机会对于华语电影来讲太过珍惜了。 (责任编辑:枫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