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导演彭浩翔执导的《伊莎贝拉》在19日闭幕的第56届柏林电影节上勇夺最佳电影配乐银熊奖,这部电影的内地上映日期顿时成了媒体关心的焦点。内地发行方保利博纳昨天透露,《伊莎贝拉》已经确定4月底在内地上映,具体日期还需协调,以保持跟香港和东南亚地区同步。昨天晚些时候,记者电话采访了刚刚返回香港的导演彭浩翔。
节奏慢,不是学习王家卫
彭浩翔以往的作品一贯注重情节,擅长把故事讲得跌宕起伏,但《伊莎贝拉》在柏林首映后却被欧洲媒体评为“注重情绪”,有王家卫的风格,不过彭浩翔对此不以为然,“王家卫电影给人的印象是节奏慢,音乐和画面都做得很好,但不能说每部节奏慢一点,音乐很好的电影都是王家卫的风格。其实欧洲好多电影也是这样的风格。《伊莎贝拉》中的人物关系比以前的片子更复杂。”
彭浩翔承认,音乐的确在影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称,在拍摄之前他就和《伊莎贝拉》的作曲金培达有过沟通,希望《伊莎贝拉》不要有太多对白,让音乐来帮助讲对白。或许正因为《伊莎贝拉》如此注重音乐,才被评为有“王家卫的风格”。谈起《伊莎贝拉》与自己之前电影的最大区别,彭浩翔笑着说:“最大的区别就是《伊莎贝拉》不是喜剧,这对我是很大的挑战。”彭浩翔解释称,他以前的片子都是喜剧,而杜汶泽也多演喜剧角色,别人都认为他俩凑一起就一定要拍部喜剧,“不是喜剧的话就好难找到投资”。彭浩翔还表示,由于《伊莎贝拉》是文艺片,因此在节奏上比以前的喜剧片要慢一些。
速度快,因为没有太多钱
彭浩翔拍片一向以速度快著称,即使是节奏较慢的《伊莎贝拉》也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完成。这样的高效率和当下“花三年三亿精雕细琢一部大片”的潮流正好相反。但问起他拍片的“高效率”时,彭浩翔有些无奈:“其实每个创作人都希望自己拍片的时间能多一点,钱再多一点。并不是我希望拍这么快,而是我的钱不够,只好赶快拍完了。”
《伊莎贝拉》有什么遗憾吗?彭浩翔说:“钱要再多一点更好,但我也不是希望弄成上千万的片子。要能再多拍几天,我会在细节上做得更好。”彭浩翔表示自己虽然希望拍大投资的电影,但也要看电影的题材值不值得那么大的投资:“关键不是花很多钱拍一部电影,而是这部电影值得拍成什么样。”
内地版,审查通过未删节
导演彭浩翔在柏林的新闻发布会上曾主动谈到了内地的电影审查制度,称香港导演的片子进内地也会面临审查问题,同时轻松地表示“把审查的问题留给投资人去担心”。昨天记者从保利博纳老总于冬处获悉,原来该片在去柏林参赛前就通过了电影局的审查,难怪彭浩翔能在柏林轻松应对“审查”问题。于冬告诉记者,因为早已通过审查,并拿到放映许可证,4月底上映的《伊莎贝拉》将和柏林放映的版本完全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