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洪翰(右)为丰德票号奔波
|
 |
山西话剧院《立秋》富有地域风俗民情 | 《立秋》昨日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进行了首演。该剧演绎晋商票号富甲兴衰的传奇。在时局动荡的民国年代,汇通天下的丰德票号在劫难逃。总经理马洪翰面对各种困境,恪守祖训,誓为丰德护碑守门,故事波澜起伏。剧中还贯穿有两家儿女的结亲未果和马洪翰之子马江涛弃商从艺、与父不相认等矛盾冲突,使这台多场景历史话剧情节跌宕,引人入胜。
晋商经营理念反思
一进场,红色的“立秋”两字在印有山西大院建筑的幕布上非常显眼。开幕后,只见历经沧桑的马洪翰手牵一个可爱的孩童,立秋时节,落叶飘飘,这一老一少形成鲜明对比,“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在感叹中时间退移,回到了那个动荡的年代,回到了丰德票号生死存亡的关头。
恪守祖训的马洪翰誓不接受许凌翔的建议,结果最终无力招架挤兑等困境,只得依靠其母将马家祖宗积攒了13代的家底拿出以维护晋商“纤毫必偿、一诺千金”的信誉,而在确定自家诚信可保后老太太便含笑辞世。可是票号的命运难逃时代的变迁,留给我们的也只能是剧中反复强调的祖训“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票号的失败使一生严格操守祖训的马洪翰怎么也想不通。
文明碎片探求缘由
余秋雨先生《文明的碎片》一书中有一篇文章《抱愧山西》,其中对山西商人的人格素质和无数晋商世纪性繁华的整体败落原因分析得更为透彻,“使山西商人整体破败的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呢?我认为,是上个世纪中叶以来连续不断的激进主义的暴力冲撞,一次次阻断了中国经济自然演进的路程,最终摧毁了山西商人。”
大院文化地域风情
看过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的观众都会记得其中富有特色的大院建筑,其实电影中的场景就是在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拍摄的。在《立秋》中,通过舞台布景、服装和道具等的精心设计都在努力地给我们展现当年山西巨商大院的富贵和气派——“山西的紫禁城”。剧中展示了马家大院的气派门庭、老太太居室和后花园,还有票号总号的议事厅等,屋顶的飞檐指向云天,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石狮见证着历史。剧中还展现了猜狮子谜、立秋祭祖、请戏班还有丰富的面食文化等地域风俗民情,又增加了此剧的看点。
《立秋》还融入了大量的戏曲元素,如离家出走五载后化名“冯老板”回来唱戏,马洪翰演了一出戏中有戏的《清风亭》,父亲借唱词表达出对儿子的想念,希望儿子在家族危难之际能留下来继承家业,不料儿子唱答“小小戏台氍毹一片,安得下天宽地阔”,许多观众看到此景,轻擦眼角,入戏甚深。
本报记者张艺实习生王婷婷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马洪翰”,共找到
185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成鲜明”,共找到
27,944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冯老板”,共找到
1,483
个相关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