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娱乐
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白燕升眼中的常香玉:她是永远的精神领袖(图)
  时间:2005年05月20日15:19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著名节目主持人白燕升曾多次采访过常大师,并与大师的四女儿常如玉和弟子虎美玲、王惠均有深厚的友情。白燕升在电话中,一听到常香玉大师的名字,便马上停下手头工作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将近半个小时的访谈中,白燕升提及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纪念大师?不是怀念,不是宣传,而是实实在在地继承、发扬大师的精神与艺术。

  提前半小时候场的老人

  白燕升曾与常大师有过几次同台演出的经历。白燕升说每次演出时,常大师都会早早地化妆,从来不用导演、工作人员操心,半个小时前就准备好,在场边安静地坐着等待。

  “有时候戏装行头是很重的,一个疾病缠身的老人这样认真、安静地顶着很重的行头坐在台边等待半个小时,真是让我感觉到,她是一切让位于舞台,一切让位于艺术。”白燕升说常大师最打动他的地方就是她对艺术的尊重与执著。

  懂民意顺民心的大师

  在去年全国文联代表大会上,白燕升说他的发言题目为《谁说女子不如男》。发言中总结了常大师的三个艺术巅峰时期:上世纪30年代的《拷红》代表着豫剧“诸腔合流”的开始及常派唱腔的奠定历程;50年代的《花木兰》以积极的社会影响将豫剧推广到全国;六七十年代的《大祭桩》是常大师个人唱腔艺术的最完美体现,可以说是豫剧中的咏叹调,丝毫不比西洋歌剧逊色。

  白燕升觉得除了艺术上面的精湛造诣,常香玉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师是因为她“懂民意、体民情、顺民心”。

  综观常香玉一生的艺术足迹,每一步都与当时当地的民生息息相关,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前线慰问等壮举,充分说明了常香玉有着许多艺术工作者不具备的宽阔胸襟与高尚情怀。白燕升说:“大师是一个境界,仅有艺术成就是远远不够的。”

  能改革会创新的艺术家

  作为戏曲界的名人,白燕升说他很高兴看到豫剧在失去了常大师后仍旧有着蓬勃的生命力。“王惠、李金枝他们排的新戏《常香玉》我已经听说了,很高兴河南人能够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纪念大师,这或许是所有纪念方式中最有意义的”。

  白燕升说他觉得大师给豫剧、给河南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不是常派唱腔,而是她对艺术的独到见解——创新。“常派唱腔是改革与创新的产物,常大师生前说她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人能够完全继承她的唱腔。我想她所说的继承,并非是让后人原封不动地将她的唱腔搬过来,而是期待着能够有人继承并领悟到常派唱腔的真谛,将改革、创新的艺术钻研精神发扬下去”。

  说到本报与河南省汇通豫剧一团合作的大型现代豫剧《常香玉》,白燕升说他非常希望这部戏可以再现常大师的经典唱段,再现常大师本真的精神面貌。

  永不离去的精神领袖

  白燕升说他听过常大师几位弟子虎美玲、王惠等人的演唱,并且跟她们都有很多接触。从这些豫剧的主力军身上,白燕升说他不仅看到了大师的影子,更看到了作为艺术家,大师的弟子们对常派唱腔都有着个人的独到理解与演绎。“虽然常大师作为豫剧的精神领袖永远都不会离去,但我希望豫剧的中坚力量有着更为鲜明的个性色彩,甚至创建更新的流派。因为我们不能永远躺在大师的怀抱中过活,常大师的去世如果能够使豫剧界有所震动并催生出更新的艺术形态,我想,这才是我们对大师最好的纪念”。

  白燕升说常大师的常派唱腔永远不会消逝,有更多期待着、关注着河南豫剧的人在支撑着这一流派的发展。作为央视戏曲频道的节目主持人,白燕升说他会一如既往关注河南豫剧,关注大师离去后豫剧的更新发展。(记者 史静远)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 【热点排行】 【推荐】 【字体:  】 【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