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娱乐频道 >> 戏剧 drama >> 戏剧动态

话剧《终局》:一次纯粹的戏剧体验

YULE.SOHU.COM 2005-04-08 10:47  来源: 搜狐戏剧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张靓颖沈阳拍写真
图:关咏荷产后家庭照首曝光
章子怡愿为"他"息影结婚生子
小S婆婆4千万豪宅慰劳媳妇
大牌明星们的卖身契曝光(图) 徐静蕾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历程
蒋雯丽曾落榜张国立曾当工人
林青霞首度回应婚变传闻
话剧《终局》:一次纯粹的戏剧体验
 
话剧《终局》:一次纯粹的戏剧体验
 

  ——贝克特名剧《终局》半个月后上演

  对于萨缪尔·贝克特这个名字,中国观众最熟悉的莫过于《等待戈多》,或者可以这么说,中国观众知道贝克特的只是《等待戈多》。的确,贝氏因《等待戈多》而家喻户晓,该剧本身也成为他所有剧作中被最多次搬上舞台的剧目,然而,贝克特本人最钟爱的却是自己的第二部作品、被认为是戏剧史上最难解度的剧本之一的《终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成立十周年之际,首次将这部奇作搬上了上海的舞台,特意请到了贝克特生前的挚友并得力助手沃尔特·阿斯姆斯亲自执导。小剧场话剧《终局》将于4月14日-5月1日上演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挑战上海话剧观众的艺术鉴赏力,并首次实行与欧洲同步的提前10分钟入场规则,并将谢绝迟到观众入场。从演员到观众,从创作到观赏,《终局》给与了所有参与其间的人一次纯粹的戏剧体验,让一切故作媚态的舞台形式都自惭形秽。

  纵观眼下各地的话剧演出市场,呈现一派蔚为壮观的繁荣气势,作品琳琅,名目花哨:音乐话剧、大型多媒体音乐剧、系列舞台爆笑贺岁喜剧,标题一个比一个长,恨不能把剧中出现过的所有艺术形式全部集中于一个标题;然而事实上,常常是标题越长,内容越空,无病呻吟,完全抛弃了戏剧是生活的浓缩与提炼的精神,反其道而行之,对生活稀释再稀释,变得淡而无味甚至令人反胃,一次又一次挑战话剧观众的智力,测试话剧观众的忍耐力。在这样一种气氛下,我们需要那些真正大家的作品,对快餐式的精神饮食补一次营养,给混沌迷茫的大脑吸一回纯氧。

  《终局》的故事简单却含义深刻:

  在一个狭小封闭的地下室里,有这样四个奇怪的人:一个坐不下去,一个站不起来,还有两个住在垃圾筒里。他们是父子,是夫妻,是主仆,是朋友……他们相互依赖,又彼此厌烦;他们分不开,却又沟通不了;他们回忆、希望、梦想,在相互牵扯间走向了一个终局。

  导演沃尔特·阿斯姆斯来自德国,与贝克特共事长达15年之久,在艺术创作上深受贝氏影响,可以这么说:在贝克特之后,阐释贝克特,沃尔特就是权威!去年5月间,就是他携爱尔兰门剧院的《等待戈多》出访中国,巡回上海、北京,在话剧观众中引起极大反响,一扫中国观众对贝氏作品枯燥乏味的印象,还戈多以轻松诙谐的喜剧调子。已导演过17部贝克特作品的沃尔特此次是继丹麦、波兰与德国之后第四次执导《终局》,对于沃尔特来讲,贝克特的作品就像是巴赫的音乐,贝克特的精神是跨越语言界限的,即便是从中文中,他都能听出贝克特弹出的漂亮音符。

  沃尔特听说国内不少大导们曾经对贝氏的《等待戈多》进行过各种大胆的尝试,有先锋版的、女性版的、杂糅版的,看似非常热闹,可是他觉得大部分中国观众在对《等待戈多》还没有一个正确清楚的认识以前就吞下那么多加工产品,难免会有些消化不良,造成对贝克特纯粹的误读,对观众是纯粹的误导。一些观众在看了去年爱尔兰版的《等待戈多》后才惊呼原来贝克特的东西是喜剧。沃尔特本人看过或听说过许多世界各地贝克特作品的改编版本,在他看来,为了迎合当时当地的一种规定情境,改编无可厚非,但是他一贯坚持的就是传达编剧本人最原初的思想,让观众真正进入贝克特所营造的精神世界,因为他坚信“贝克特是值得被推荐的”。

  贝克特的作品是喜剧,他有着自身独特的黑色幽默;贝克特的语言是诗化的,充满了节奏感与韵律感。《终局》最初是贝氏于1954年用法语写成的,次年又亲自将其翻译成了英文。在《终局》的排练厅里,主创人员对照着英、法、德、中四种语言对台词进行修饰润色,纠正了原先中文翻译本中的错误,甚至重新翻译了其中的许多段落,使之能更为精准地表达出贝克特的思想,消除对贝氏再次误读的可能。

  剧中演员中绝大部分都是20几岁的年轻演员,在沃尔特看来,越是年轻的演员越容易表达出贝克特戏剧中完全不同于传统莎剧的东西,也不是斯坦尼或者布莱希特,贝克特就是贝克特,没有可比性,不需要对照任何体系,只需要观照生活。

  导演沃尔特·阿斯姆斯

  沃尔特·阿斯姆斯此次是继在丹麦、波兰、德国之后第四次执导《终局》。沃尔特是当代德国杰出的戏剧导演,尤擅导演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的戏剧作品。1974年沃尔特于柏林的席勒剧院结识了贝克特,自此拉开了两人在戏剧及电视领域内长久合作的序幕。沃尔特不仅协助贝克特将其名剧《等待戈多》搬上了世界舞台,更导演了贝克特19部剧目中的17部,其中有1978年与奥斯汀·潘德顿(Austin Pendleton), 米洛·奥谢(Milo O’Shea)和萨姆·沃特斯顿 (Sam Waterston)一起合作,在纽约布鲁克林音乐学院(BAM)上演的《等待戈多》,以及于1988和1991两度与爱尔兰门剧院(The Gate Theatre)共同完成的贝氏作品。与门剧院的合作更是作为该剧团贝克特戏剧节的一部分,先后上演于芝加哥,塞尔维亚,纽约,墨尔本,多伦多,伦敦等地,并实现了2000年的美国巡演和04上海北京之行。另外,他还担任了2000年秋天在柏林举行的贝克特国际戏剧节的艺术总监。现已是德国汉诺威(Hochschule fur Musik und Theater)表演系系主任兼教授的沃尔特,不遗余力地从事着戏剧创作特别是贝克特戏剧的创作工作。

  《终局》的无数次诞生

  《终局》诞生于1956年,那一年,50岁的贝克特用法语写出了他继《等待戈多》后的又一部力作《终局》,并成为了他自己最钟爱的一部作品。可是,法文版的《终局》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没有一家巴黎剧院愿意接受这部戏,也没有人愿意排它。在贝克特的再三游说下,终于法国人罗杰·布林接受了出任该剧导演的邀请,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该剧法文版的首演是在英国伦敦的皇家花园剧院而不是在它的诞生地法国。之后,贝克特亲自完成了该剧的英文版创作,比之其法文原版,荒诞灰暗的成分不是少了,而是更加浓郁了。1958年艾伦·施奈德将该剧的英文版搬上了纽约的舞台,获得了评论界极大的关注。随后约翰·恩特瑞克(John Unterecker)导演的该剧更是被称作是一次“外百老汇戏剧的重要胜利”。如今,《终局》不仅是贝克特的一部重要代表作,更是当代西方戏剧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西方很多戏剧院校已将该剧编入书本,成为学生们的必修之课。但它诞生以来的曲折告诉我们这决不是一部好啃的戏。正如贝克特自己说的那样,“这是我的所有作品中最不让我讨厌的一部戏……但它确实很难做好。”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此次演出的《终局》是普通话版本的首次登台,去年4月台湾台南人剧团曾将台语本的《终局》搬上了舞台,与此同时或在此之前,《终局》更是被世界各地的各种剧团搬上了舞台,其中有英国皇家花园剧团、美国西部之春剧团、英国阿伯里剧团等等。

  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这里不得迟到

  剧中的主人公哈姆将他所处的地方看成是世界的中心,于是舞台变成了世界的中心。这个中心封闭而压抑,它也许是一个防空洞,也许是核战争之后唯一留下的地方,也许就是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在这个空间里只有两扇窗,两个垃圾筒和一把轮椅,这里四壁空空,没有多余的装饰,一切都简单利索,呈现出一种抽丝剥茧后的单纯。出于贝克特特殊的人物安排,观看《终局》的观众将被要求于演出前十分钟才开始入场,虽然这一做法在国外已是惯例,但对于习惯提前半小时入场的上海观众来讲依然十分陌生;为了完整地传达出贝克特的思想,演出将禁止迟到观众中途进场。导演更是幽默地说了个小故事:35年前在柏林,当导演沃尔特还是贝克特的助手时,他曾经阻止了当时一名年轻导演中途入场,如今,35年后,当年这名年轻导演已然功成名就,但当他碰到沃尔特时仍能清晰地记起这件事,并传为一段佳话。

  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

  1906年4月13日星期五,恰巧是耶稣受难日,萨缪尔·贝克特出生在了爱尔兰都柏林的市郊。可是他的出生证明上写的却是5月13日,也许这是一个错误。

  谈起家庭,父亲从事土地测量工作,母亲则是个护士,两人均是新教信徒。贝克特的童年并不快乐,特别是对于母亲,贝克特总是不知道该如何与她相处。

  1928年对于贝克特有着特殊的意义,那一年他去了巴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担任教师并认识了影响了他一生的人,詹姆斯·乔伊斯。之后贝克特成了乔易斯的助手并深受其影响,尤其是他的一些早期作品。

  1931年的冬天,辞去了所有工作的贝克特开始专心于写作。可不久父亲的去世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与母亲的关系也进一步地恶化。为此他的精神一度抑郁,后来不得不去了伦敦,在那里接受了心理治疗。治疗后的贝克特再次回到了法国并定居了下来。可是一切并不顺利,某天在巴黎街上散步的贝克特被人刺伤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住院期间,他的好友苏珊娜(Suzanne Dumesnil)一直来医院照顾他,两人由此互生好感并结为夫妇。不久二战爆发了,1940年巴黎沦陷于纳粹之手。贝克特也加入了法兰西人民对纳粹的抵抗运动之中。1942年贝克特所在的部队被人出卖了,他和妻子苏珊娜只得一路徒步逃往法国南部。之后的日子他们一直被迫生活在卢西隆村庄直到战争的结束。

  战后的日子是贝克特的创作高峰,那个时期的作品多用法文完成。作者认为,法文是一种让他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自由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看法的语言。人们喜欢的《等待戈多》以及《终局》都是在这个时期得以完成。

  贝克特于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时的评语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

  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他的主要剧本包括《等待戈多》、《终局》(1957)、《哑剧I》(1957)、《最后一局》(1957)、 《最后一盘磁带》(1958)、《尸骸》(1959)、《哑剧II》(1959)、 《呵,美好的日于》(1961)、《歌饲和乐谱》(1962)、《卡斯康多》(1963)、《喜剧》(1964)、电视剧《迪斯·乔》(1968)等,

  他们眼里的贝克特与《终局》

  “我希望这部电影能揭开贝克特戏剧的神秘面纱。他的作品一直以来以晦涩难懂而出名,所以在创作过程中,我只是想把它有趣的一面做出来,这样的话,人们就能走进他的世界。毕竟这是一部喜剧,一部苦中带甜的喜剧。”

  科纳·麦科菲森(Conor McPherson)——2000年《终局》电影版导演

  “贝克特作品中的人物就像是一群在悬崖边上就餐的人们,悬崖即将崩溃,他们很快就会掉进大海,可他们真正关心的却是该用面前的哪只叉子来吃饭。事实上我们并不清楚上帝是否存在以及我们死后会发生什么,我们只关心一些愚蠢的琐事。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害怕被抛弃,害怕孤独。贝克特认为这种无边的不确定性正是人类生存的本质。然而可笑的是人们生活得却像各自都已得到了大智慧而无丝毫忐忑之意。我想贝克特正是看到了这点,才无限激发了他作品潜在的喜剧能量。” (译自Beckett On Film网站)

  “《终局》这部戏中,贝克特把他对生活与戏剧的理解浓缩进了自己的语言之中,浓缩进了语言节奏的变化、重复以及停顿之中。跟着台词的流动去感受该剧的魅力吧,不要试着去理解它。当你回想的时候,它的意义自然会向你展现出来,而且我敢说,你一定会去回想。”

  马歇尔(E.G. Marshall)——百老汇第一位扮演《等待戈多》中弗拉德米尔的演员

  “《终局》这部作品很可能是存在主义文学作品中最灰暗荒凉的一部,同时也是最有趣的一部。存在主义者认为生活是一个残酷的玩笑。幽默,究其本性,总是建立在痛苦之上。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踩在香蕉皮上滑倒就会不自觉地笑,而这笑却需要滑倒之人的疼痛为代价。贝克特深谙此理,他最喜欢的演员就是无声电影大师查尔斯·卓别林。有意思的是,当艾伦·施奈德想把《终局》拍成电影时,他想要请的演员正是卓别林,而且四个人物都想让他来演。贝克特戏剧中的正面与反面人物正是由于他们都饱受苦痛,才成就了一部部耐人寻味的优秀喜剧。正如卓别林电影中的人物,他们与艰苦的命运做着斗争,从来都没有放弃。有时候他们的处境濒临绝境,可他们的生活依旧继续着。我们在看他们的时候会想问为什么他们还要继续他们的生活,也许我们也会问自己,为何我们还要像现在一样继续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回答既是我们个人的,同时也代表着所有人。卓别林的表演让我们发笑,当看见他眼中的苦难,我们亦深有感触。贝克特的戏同样如此,他笔下人物的痛苦是如此的真实。排练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蕴藏在剧本里的许多隐喻,去表现孤独与对人类终极存在的关怀。”

  美国西部之春剧团2000年《终局》导演托尼·维茨纳(Tony Vezner)

  《终局》Endgame

  故事梗概:

  在一个狭小封闭的地下室里,有这样四个奇怪的人:

  一个坐不下去,一个站不起来,还有两个住在垃圾筒里。

  他们是父子,是夫妻,是主仆,是朋友。

  他们相互依赖,又彼此厌烦;他们分不开,却又沟通不了;他们没话找话,喋喋不休,是废话,是生活……

  Synopsis

  Hamm the master, Clov his servant, and Hamm's father and mother, Nagg and Nell (who live in garbage cans). Hamm is in a wheelchair and makes Clov move him around the room, fetch objects, and look out the window for signs of life. Outside all seems dead and nothing happens. Inside, the characters pass the time mortifying each other and toying with fears and illusions of a possible change, all along sensing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ir end.

  编剧Playwright:Samuel Beckett(Ireland)萨缪尔·贝克特(爱)

  导演Director:Walter D. Asmus (Germany) 沃尔特·阿斯姆斯 (德)

  主演Cast: 郭京飞 齐白雪 符冲 陈皎莹

  时间Date:4月14日—5月1日晚7:15

  7:15pm, Apr.14-May 1

  地点Venue:戏剧沙龙Drama Salon(安福路288号 288 Anfu Rd.)

  演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Performed by SDAC

  订票电话Booking Hotline:64730123 64734567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链接
娱乐天天精选
明星的化妆间中的走光
明星的化妆间中的走光
靠胸吃饭的众女星全解
关之琳成长私密照曝光
·明星新闻-笔笔暗指春春壮阳|梁咏琪自剖分手真相
·章子怡中田英寿亲密看秀|张靓颖提起黄健翔就变脸
·娱乐社区- 看明星牙齿揭露明星另一面 夫妻吵架
·八位保养得面目全非的女明星 张靓颖走秀输给周迅
·我音我秀- 锵锵揭露假币骗局 CrazySoccer 卢正雨
·网友原创视频四部曲 过年了您该休息了 九曲黄河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搜狐商城
化妆|春季彩妆5折争艳
家居|06年最抢眼饰品
音像|周杰伦:霍元甲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