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娱乐频道 >> 电视 TV >> 《艺术评论》_搜狐娱乐 >> 第七期

《等待戈多》及其在中国的命运

YULE.SOHU.COM 2004-12-01 17:26  作者: 陶子  来源: 《艺术评论》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张靓颖沈阳拍写真
图:关咏荷产后家庭照首曝光
章子怡愿为"他"息影结婚生子
小S婆婆4千万豪宅慰劳媳妇
大牌明星们的卖身契曝光(图) 徐静蕾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历程
蒋雯丽曾落榜张国立曾当工人
林青霞首度回应婚变传闻

  进入《等待戈多》的“门”

  我想从一部由北京理工大学太阳剧社在去年大学生戏剧节演出的《瞎子与瘸子》进入《等待戈多》。

  瞎子与瘸子,各自悲叹人生的不公平。他们都有残缺,瞎子看不见,瘸子走不动,于是两个人不得不互相依赖,同时又互相抱怨。瞎子是瘸子的腿,瘸子是瞎子的眼睛;瞎子嫌瘸子指的道太难走,瘸子怨瞎子老颠着他。他们说,如果有一天,他们碰到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或事,神迹就会在他们身上显现——瞎子就能重见光明,瘸子就会自己走路。有一天,他们碰见了马戏团耍猴的人与一只猴子。耍猴的人对这只猴子百般凌辱,最后还把这只猴子阉割掉了。在这种粗暴的施虐与受虐的关系中,作为猴子的猴的尊严与存在的理由完全丧失。这或者应该算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和事了吧?果然,神迹发生了——瞎子复明了,瘸子会走路了。

  这出《瞎子与瘸子》原是出欧洲民间小戏,流传于欧洲各国。这种小戏有点像是我们的地方戏,只有基本情节,在各个地方演出时会根据地域情况做适当的改编。我们能看到的只有收在达利奥·福的剧本《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中经过达利奥·福改编的《瞎子与瘸子》(所幸达利奥·福得了诺贝尔奖,我们才有了他的译本),我猜测太阳剧社的编导顾雷所依据的版本也只有这个。他显然是从这里得了创意。不过,经过他的创造性的改编,《瞎子与瘸子》成为具有本民族风格的喜闹剧;耍猴的与猴子之间存在的施虐与受虐的关系,也因为阉割而被发展到了极致。也许呈现在舞台上的《瞎子与瘸子》,已经与达利奥·福的改编本关系不大,但顾雷的大胆改编,也确实部分实现了他自己所说的要让更多的人看懂戏的初衷。

  我是在看爱尔兰“门”剧团带来的《等待戈多》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冒出这部小戏的。波卓与幸运儿在此时尚未出场,两个流浪汉说着我连听带看字幕勉强猜得出的英语。渐渐地,喜剧或者是闹剧性的风格在这两个流浪汉半通不通的对白中呈现出来;我清楚地意识到,对这种喜闹剧风格的确认,来自于顾雷出色地在《瞎子与瘸子》中呈现出的喜闹剧风格。马丁·艾斯林在那本给荒诞派戏剧下定义的书里不断提及的《等待戈多》的闹剧风格,此时,才在舞台上摇曳生姿地活跃起来。在波卓和幸运儿快要上场的时候,我又要回到《瞎子与瘸子》——因为人物结构与人物关系的惊人相似。两个流浪汉——瞎子与瘸子,波卓与幸运儿——耍猴的与猴;两对人物之间复杂的联系,至少在相互抱怨又相互依赖的表层统一起来。马丁·艾斯林在评价《等待戈多》时,说它与欧洲民间宗教剧与神秘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到此时才具像化起来。

  当然,《瞎子与瘸子》只是部小戏,它的结构也比较简单,它所想表达的也很清晰。这些基本的人物关系与戏剧结构,只是《等待戈多》庞大而复杂的结构中的一个小细节。贝克特利用了这样的人物关系构造,既是一种继承,在更大的程度上,也是一种挑战。用贝克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发现一种形式,使它能与杂乱无章妥贴地配合起来,我想这是艺术家的任务。”(Tom Driber:Beckett by the Madeleine) 他在发现自己的形式的过程中,不断地吸纳着在民间与传统中活跃着的戏剧形式,改变它的走向,修正它的意图,最终造就了像《等待戈多》这样最初令世人瞠目的戏剧。

  能够把马丁·艾斯林在书本上写下的精彩论断转化成如此清晰的感性认识,无疑得益于爱尔兰“门”剧团的精彩演出。这次,爱尔兰“门”剧团带来的《等待戈多》,几乎在北京刮起了一阵强台风。我想对许多慕《等待戈多》之名而来的观众来说,这次算是饱了眼福,领教了欧洲戏剧的深厚传统与深刻的人文思想。“门”剧团的演出,可以说是照搬原著,没有任何更改。空空的舞台上,也只有一个土包与一棵树——土包与树都介于写实与象征之间。台词没有增删,该停顿的时候一定停顿,该静默的时候一直在静默(说起来像是我们某位导演最爱说的“尊重原著”)。在演员准确而精湛的表演中,在喜剧、闹剧、插科打诨、杂耍、沉默、间歇、诗一般的破碎语言中,一部困惑了世界也困惑了中国观众许久的戏剧,开始让人开怀大笑,也让人们在大笑之后静默。我想他们既是在思考弗拉吉米尔与爱斯特拉冈的命运,也是思考着,自己是不是就如同这两个流浪汉一样,在没有希望中等待希望,又在等待中以各种(看似有意义的)方式消磨着那必须消磨掉的时间;而其中弗拉吉米尔与爱斯特拉冈、波卓与幸运儿之间那种似乎绝对抽象、绝对难以理解的人物关系,也逐渐让人感知到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最柔软也是最难以表达的一面。

  人生的确如此充满了欢笑,也充满了如此悲观的绝望。但只有任何一面,都不叫人生;只有任何一面,也都不是《等待戈多》。

  在阐释与反对阐释的尴尬中

  阐释《等待戈多》并不是我的任务。如同马丁·艾斯林在其 《荒诞派戏剧 》中所发的牢骚一样,喜欢《等待戈多》的观众,经常会被认为“智力上假充内行”,因为它的“不可理解”或者“反对阐释”已经使得一切阐释都变得多余而且可疑。但这并不能阻挡自《等待戈多》出现之日起就被阐释的命运,越来越多的阐释也确实逐渐丰富了我们对《等待戈多》与贝克特的认识。如今,对《等待戈多》的阐释在英语世界已经汗牛充栋,就我所阅读到的一些皮毛而言,它们的确从各个层面丰富了我们的理解。我的理解,有赖于他们的解释,却很难有超越的可能。

  诚然,《等待戈多》并不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的。尤其是对我们这样非基督教的东方国家的观众来说。贝克特出生于虔诚的新教家庭,熟背圣经是他从小的功课,而在他成人之后,他还煞费苦心地做过有关笛卡儿的哲学论文。这些信仰和知识的积累,以及对这些信仰与知识的怀疑,至少是《等待戈多》的根基之一。对我们这些从小就受着无神论教育的人来说,《圣经》真的不过就是一本“书”而已,哪里理解其作为“经”对西方文化的意义,又怎么能了解建立在因为多次错误引用经文而造成的《等待戈多》与《圣经》之间的独特张力。如同在吸收民间小戏的人物关系与构造的同时又刻意误读一样,在《等待戈多》中,一个观念的表达,紧接着会冒出一个推翻这一观念的观念,贝克特对自己所引用的观念怀疑,把意义落在观念与观念之间。如果对贝克特所引述的观念本身就很陌生的话,要理解《等待戈多》着实是难。

  《等待戈多》的难处,还在于贝克特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戏剧形式。我想在贝克特那里,创造一种新的表达样式在于,他需要寻找一种与在此之前的戏剧不大一样的戏剧。在开始戏剧创造之前,贝克特写过许多小说。在谈到《等待戈多》时,他说:“我在写作《瓦特》的时候,觉得有必要创造出一个小一些的空间。我能控制人物站在哪里,能控制他们如何行动;最重要的是,我需要确定的灯光。于是我写了《等待戈多》。” (McMillian and Fehsenfeld:Beckett in the Theatre)显然,创作《等待戈多》,是为了某种表达的便利。尽管后来有许多戏剧跟在《等待戈多》后面,统统被命名为“荒诞派”,但与杂乱无章的派别无关,《等待戈多》在戏剧形式上的创造性还是显得鹤立鸡群,难以靠派别归纳。

  由于文化的以及戏剧形式的原因,《等待戈多》在各个层面上形成了对阅读与接受传统的颠覆。没有文化包袱的圣昆汀监狱的犯人,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状况下,自如地理解了《等待戈多》。但显然不只是监狱犯人才能读懂《等待戈多》。随着人们逐渐破除阅读的迷障,《等待戈多》在巴黎、伦敦以及纽约相继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也说明,在相同的文化结构中,经历过最开始的挫折之后,在长久以来的接受习惯形成的那层坚冰打破之后,认同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等待戈多》在西方世界的连续演出,我想,并不是如我们所想象的,是许多人附庸风雅,不懂装懂,冒充“智力上的内行”。“门”剧团在北京的精彩演出,至少说明了,在西方世界,如今《等待戈多》已经不是阐释上的难题,也更不是可以打着“反对阐释”的幌子可以到世界各地展现的奇观。

  从历史中抽离出来的跨语际旅行

  而这并不是在所有的文化里都顺理成章的。

  我见过的汉语版本的《等待戈多》,有两个半。一个是孟京辉在中央戏剧学院食堂里的演出,一个是任鸣的人艺小剧场版,还有半个,当然是林兆华的《三姊妹·等待戈多》。

  我想他们各自都有理由按照自己的方式“阐释”《等待戈多》。孟京辉自有他的理由把《等待戈多》转换成“愤青”的压抑以及对压抑的反抗(打碎玻璃的行为实在是一种积极的反抗了),而且小“愤青”的理想破灭与戈多的迟迟不来也着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我也想任鸣一定有他的理由,一定要把乡间的路置换成酒吧,把弗拉吉米尔与爱斯特拉冈置换成两个待业女青年。至于林兆华把《三姊妹》与《等待戈多》在“等待”的意义上拼贴起来,这也算得上是奇思妙想。但我总觉得,他们的“阐释”都先天性地继承着《等待戈多》不需要阐释、不可阐释的思路——如果有阐释,那也只有“等待”二字,而没有“戈多”什么事;呈现在舞台上,是对《等待戈多》夹生饭式的生吞活剥。我并不以为艺术创造在这里可以分出个对错来,问题只是,汉语版《等待戈多》在阐释上的枯竭与粗浅,至少说明了我们对构造《等待戈多》这样一种经典的历史与因果太不熟悉。

  在80年代,《等待戈多》与荒诞派戏剧因为特殊的因缘被引进了中国文化圈与戏剧圈。那时,它基本上是一个与传统无关的个体,一个与传统脱离的个体,一个挑战、反抗传统因而被从历史中割裂出来的单独的、抽象的文本。而《等待戈多》其实是一种复杂的文本,它包含着大量的引文、《圣经》的片言只语以及误读。而这些,又有多少中国观众,或者,又有多少戏剧人是了解的?它与西方戏剧传统与西方宗教哲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却因为单纯的反叛被从中抽离了出来,割断了它们之间的血脉联系。我想之所以如此,也是与80年代初期中国文艺与戏剧界独特的历史需求合拍。80年代的美学诉求基本上是以否定传统为主导的(我曾经很诧异地发现,在80年代,无论是电影界还是戏剧界,在关于民族化与现代化的大讨论中,对传统基本上是一边倒的否定)。对传统的拒斥,对现代化一厢情愿的拥抱,与荒诞派无法无天的“反戏剧”在这个层面上形成了心理上的暗合。可如今,现实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待历史与对待阐释的观念也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等待戈多》的阐释也应该丰富起来吧?可是,即使汉语世界关于《等到戈多》的文章也一样汗牛充栋,但这些汗牛充栋的文章仍然坚持着无病呻吟地讨论所谓“等待”、“死亡”、“时间”等抽象问题,《等待戈多》在何种意义上与欧洲神秘剧、宗教剧发生着关系,《等待戈多》里的宗教与哲学观念的来源与所指等等具体问题,却一再被拖延着。我想,这如果不是因为无知,那一定就是太懒惰。我们是不应该站在今天的立场任意谴责昨天的行为,也无法说今天的潮流就一定永远正确,但至少有一件事情可做的:就《等待戈多》来说,西方学者对贝克特与《等待戈多》的解释已经深入到各个层面,具体到《等待戈多》中的引文的来源,贝克特自己的导演构想等等,如果能有充分的知识积累(再辅之以充分的对知识的怀疑),那么,对《等待戈多》的呈现,也就不会如现在这般单薄而浅显了吧?

  这其实是个很大的问题。进入90年代以后,一方面是学术界并没有对人家的研究成果做出及时的反应,相关材料的译介也因为荒诞派与贝克特没有那么时髦而被放弃(当然惨遭此厄运的绝不止荒诞派与贝克特);一方面是戏剧界早早地自动脱离了学术界,在戏剧的狭小天地里不需要监督地自在翱翔。戏剧被封闭在戏剧里,戏剧的养分只能靠自我的吸纳与自我的消耗,于是,戏剧在朝着表演艺术、剧场艺术的“纯戏剧”方向发展,而把其艺术性中文学和哲学的那个向度丢掉了。这或者也是一种方向;但我总觉得,如同在一个不通畅的屋子里呆久了会感觉憋闷一样,戏剧把自己局限在自身,时间久了,它的肌体会不会就不再健康而有活力?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链接
  • 从《白门柳》看戏剧本性的流失、价值取向(12/01 17:24)
  • 关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前卫艺术(12/01 17:22)
  • 娱乐天天精选
    明星的化妆间中的走光
    明星的化妆间中的走光
    靠胸吃饭的众女星全解
    关之琳成长私密照曝光
    ·明星新闻-笔笔暗指春春壮阳|梁咏琪自剖分手真相
    ·章子怡中田英寿亲密看秀|张靓颖提起黄健翔就变脸
    ·娱乐社区- 看明星牙齿揭露明星另一面 夫妻吵架
    ·八位保养得面目全非的女明星 张靓颖走秀输给周迅
    ·我音我秀- 锵锵揭露假币骗局 CrazySoccer 卢正雨
    ·网友原创视频四部曲 过年了您该休息了 九曲黄河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搜狐商城
    化妆|春季彩妆5折争艳
    家居|06年最抢眼饰品
    音像|周杰伦:霍元甲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