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娱乐频道 >> 电视 TV >> 《艺术评论》_搜狐娱乐 >> 艺术评论第三期

三足鼎立的局面 电影评奖的迷失

YULE.SOHU.COM 2004-11-16 16:07  作者: 李延祺  来源: 《艺术评论》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张靓颖沈阳拍写真
图:关咏荷产后家庭照首曝光
章子怡愿为"他"息影结婚生子
小S婆婆4千万豪宅慰劳媳妇
大牌明星们的卖身契曝光(图) 徐静蕾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历程
蒋雯丽曾落榜张国立曾当工人
林青霞首度回应婚变传闻

  我国电影评奖是三足鼎立的局面:政府奖、行业奖和民间奖并存,然而三者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好恶,值得所有人思考。目前中国电影界的最高艺术与技术评奖活动为“金鸡奖”和“百花奖”,双奖分别代表了电影界业内人士和观众心目中的评判标准。作为政府级别的最高电影评奖当属“华表奖”、“童牛奖”和“夏衍奖”。当下对电影评奖的质疑声音主要集中于双奖的评选方面,也有业内外人士从不同角度提出改进的措施,这些都是对中国电影的爱护之举。然而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电影评奖只是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危局的冰山一角。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还在于顺应经济体制改革大潮,努力建立现代电影企业制度,创作代表先进电影文化方向的作品。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电影市场进入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市场滑坡现象,影片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观众大量流失。近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一年一度的“金鸡百花”电影节,每年公布的评奖结果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质疑,而且这样的声音颇有甚嚣尘上之势。特别是对于“百花奖”最佳男、女演员的评选,普通观众的疑问很多。2000年双奖颁奖结果公布,将“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颁给了某位小品演员。此结果当即引发争议,焦点在于该演员主演的影片从未在影院公映过。由于该奖项属于公众投票奖项,所以广大观众质问组委会此奖何由所颁。评奖负责人答曰,此片曾在电影频道播出。公众哗然。

  从表面上看,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评奖”本身,但是问题背后揭示出的却是中国电影界的尴尬现状。电影评奖作为在影片产生之后出现的一种衍生物,应该有规则,有竞争。它如果可以促进电影本身的良性进步,那它的存在就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地位迅速提升,人们开始热衷于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喜欢争论并得出独立的结论。电影也又一次走在了时代文化的风口浪尖上,第四代导演脱颖而出,第五代导演紧跟其后。通观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方式,依然在普通民众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所有电影创作及其相关活动背后,都可以看到人们对个体的存在价值的强调、对身边事物的能动感知、以及对自身美感的努力反观。

  1981年诞生的“金鸡奖”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也是这种文化思潮的产物,它代表了电影界业内人士的审美标准。电影界的艺术家、理论家以“金鸡奖”巩固了自身的精英地位,这时的电影评奖从其文化功能的角度来看,甚至可以潜移默化地左右电影创作的方向。这一时期的普通观众依然是认真的、可爱的,他们在“英雄”消失之后,全心全意接受了文化精英们确立的社会文化秩序。从实际效果来看,此时的“百花奖”,其透明度都是无需质疑的。如果说“百花奖” 代表了一种纯度,那么“金鸡奖”则被电影行家们推向了“锐度”的前台。

  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给文化氛围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市民社会逐步形成。它奉行经济实力主义原则,大众文化娱乐形式逐渐悄然远离知识分子的话语体系,消费性的本质决定了一切以商业标准为依据。中国电影的商业片浪潮开始波涛汹涌,电影一直作为“雅”文化所具有的严肃被嘲笑、庄严被调侃、深度被消解,大众“俗”文化因子开始潜滋暗长。然而最重要的不是一批平凡且世俗的人物与事件跃上银幕,而是某些电影创作者自身使命感的消退。这种分裂在第五代电影导演中表现为陈凯歌张艺谋的本质不同。从“主题先行”到“反思与寻根”,再到“我是流氓我怕谁”,电影似乎又要回到“给眼睛吃的冰激凌、给心灵坐的沙发椅”的时代了。

  这时的电影评奖,其技术评判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求真”意志的体现,因为这些环节至少是有章可循的。但是“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就不好解决了。此时电影文化的代言人本能地对主流意识形态抱有抵触情绪,也无法心甘情愿地接受普通观众的“审美情趣”,那么应该拍什么样的电影呢?到底拍电影是给谁看呢?在这些事关安身立命的根本问题上,中国电影迷失了自己。转嫁到电影评奖身上,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从前的电影评奖标准是否还行之有效?从前的电影专家是否还能代表此时的先进电影文化方向?对于“金鸡奖”是如此,那么“百花奖”方面的情况呢?电影作品质量下降,电影观众的连年流失,参与“百花奖”投票的群众连年递减,该奖项的影响力受到损害。电影评奖首先是依赖于电影而存在的。当评奖赖以生存的主体——电影,本身都已沦为大众文化消费的一块鸡肋时,其衍生物的味道可能就更加淡而无味、且弃之而无所惜了。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人的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市场意识”也开始引起国人越来越强烈的关注。反映在文化方面,一些在表面上简单拷贝国外颁奖模式的的活动越来越多。“金鸡奖”和“百花奖”的合并就是其中一例,每年选择一座中小城市举办,邀请众多明星出席,都反映出举办者的良苦用心。然而这些举措并未能够挽救每况愈下的电影节声誉和质量。我们除了要检讨整个中国电影行业的现状,还应该注意一下这样一个事实。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还远未深入文化产业领域,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影行业的全面改革也才开始不久。在这种情况下,浮萍掠影的片面追求电影评奖形式的所谓“改革”,当然无法收到理想的效果。因为这种变化至多可称为一种改良,改革应该是顺应我国目前国情、顺应电影行业的现状,从内部、从根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式,这样的大动作必须依赖政府决策部门的有力指导与业内有识之士的通力配合。

  有关业内人士提出的评奖改革举措虽然像西药一样,属于治标的一类,但是对于目前的电影评奖还是有积极意义的。据称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关注电影评奖及其他重要文艺评奖的制度,正在酝酿重大改革。国家有关负责人已在内部场合表态,艺术评奖必须与放映(演出)场次、观众(读者)人数挂钩。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等主旋律文艺类奖项,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与作品观众量、市场竞争力等挂钩。让评奖回到真正能体现创作水平、促进精品文艺创作、提高文艺产品竞争力上来。

  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出面干预和调节,要对电影评奖的各个环节加以监督、指导;另一方面电影行业自身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只有内外因结合,积极寻求发展之道、改革之道,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电影评奖的尴尬现状。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链接
  • 浅说时尚 变幻万千的时尚潮流(11/16 16:04)
  • 看透纳的绘画叫看透 读毕加索的作品为读毕(11/16 16:03)
  • 批评的形象最模糊 糟糕的文艺批评环境(11/16 16:01)
  • 评论:当代电影创作中的“暴力美学”(11/16 15:59)
  • 黄宾虹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系列展览(11/16 15:54)
  • 娱乐天天精选
    明星的化妆间中的走光
    明星的化妆间中的走光
    靠胸吃饭的众女星全解
    关之琳成长私密照曝光
    ·明星新闻-笔笔暗指春春壮阳|梁咏琪自剖分手真相
    ·章子怡中田英寿亲密看秀|张靓颖提起黄健翔就变脸
    ·娱乐社区- 看明星牙齿揭露明星另一面 夫妻吵架
    ·八位保养得面目全非的女明星 张靓颖走秀输给周迅
    ·我音我秀- 锵锵揭露假币骗局 CrazySoccer 卢正雨
    ·网友原创视频四部曲 过年了您该休息了 九曲黄河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搜狐商城
    化妆|春季彩妆5折争艳
    家居|06年最抢眼饰品
    音像|周杰伦:霍元甲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