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娱乐频道 >> 戏剧 drama >> 戏剧动态
“话剧泰斗”黄佐临独创喜剧经典
YULE.SOHU.COM  2004-08-10 11:46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话剧泰斗”黄佐临独创喜剧经典
《假凤虚凰》剧照,由李丽华、石挥主演。
 

  第73期:1947年第一部在大光明影院上映的国产片《假凤虚凰》

  ■电影笔记

  与我们所鄙夷的陈规陋习作战

  上海的大光明影院位于南京西路216号,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它只放映好莱坞“大片”。文华影业公司于1947年完成的《假凤虚凰》,经过艰苦的谈判和运作,终于成为大光明电影院第一次放映的国产片。

  影片由黄佐临导演,桑弧编剧。影片描写一个公司总经理投机失败之际,偶然看到一则华侨富商女儿的征婚广告,他便要常给他理发的理发师杨小毛代自己去应征。孰料对方实际是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因为生活无着,才想出征婚这么一招。

  影片所演绎的小人物们的思想和行动,都有当时社会现实的脉络可寻,这没有任何疑虑。问题的关键是,影片中有一些喜剧的夸张处理,比如石挥扮演的杨小毛常用手在头上揩油,求婚不成便拿出剃刀,动作夸张地要自杀,嘴里不时冒出一两句习惯性的口头禅式的苏北话。这样一来,影片还没首映,当时理发业的从业人员就不干了。理发业同业公会及职业工会出面抗议,甚至苏北的扬州同乡会也表示愤慨。

  1947年7月11日,《假凤虚凰》在大光明电影院首映那天,距开映还有数小时,影院门口已是黑压压人头一片。大约八百多个理发师,把影院给团团包围住了!持票观众一个也进不来。影院经理搬来政府官员压阵,也不管事。最后,只好取消放映了事。这件事情以电影公司和抗议一方协调与和解(作了少量删除)了结。然而“风波”的发生,对影片却意外地成为一次绝佳的“炒作”。无数观众听说了《假凤虚凰》的首映风波,都按捺不住好奇心,想赶到影院去看个明白,到底有什么了不得的地方招惹了公愤。一时间,发行拷贝从8个猛增到17个,发行收入大大超过预期。

  《假凤虚凰》是一部喜剧电影。什么是喜剧?喜剧就是带着希望面对生活中的绝望。当年支持这种喜剧的观念的曹禺曾说:在影片中,其实最善良的,正是那个理发师。最后,他不但是最善良的,而且也是最勇敢的,结尾的处理,尤其觉得可爱,没有喊口号,而是靠人物的觉悟,一脚把坏蛋踢了出去。

  《假凤虚凰》令人难忘,确乎不惟票房,同时也与炒作无关。黄佐临等创作者们,挺身和他们所鄙夷与藐视的社会陋习作战,揭发诸如金钱至上、追逐权势以及欺骗、虚荣等种种陋习陈规,其真正目的,并不在于嘲讽少数行业人士存在的问题,而是通过令观众发笑而达到他们的终极目的,使生活脱胎换骨。

  □丁亚平(文化艺术出版社总编辑)

  《假凤虚凰》剧照,由李丽华、石挥主演。

  黄佐临于1946年开始从戏剧舞台转入电影领域,在此之前他为了全身投入艺术而放弃了洋行买办的前途。黄佐临弃商从艺的根本原因,归结于他以艺术本身为归依对象的终极追求。不管是在话剧还是电影方面,黄佐临始终以其艺术家的本色倔强地守护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人格。黄佐临的艺术化人格内涵极大地影响了“文华”的创作面貌,也使“文华”以“讲求出品的艺术质量”而有别于其他电影公司。

  ■回眸

  不做门徒,做大师

  在中国戏剧史上,黄佐临的历史地位举足轻重,曾有“南黄北焦”(黄佐临与焦菊隐)之说。他在电影艺术方面的成就似乎被其“话剧界泰斗”的光芒所遮掩,但是他在“第七艺术”电影这一领域的耕耘,同样硕果累累。

  萧伯纳为其敬重之师

  1999年6月,黄佐临的女儿黄蜀芹导演将父亲生前珍藏的书籍、手稿、文献、照片等捐赠给上海图书馆,其中最珍贵的为黄佐临与大文豪萧伯纳交往的一些文献。

  黄佐临中学毕业后去英国留学,他将自编自导的独幕剧《东西》的剧本寄给萧伯纳,表示对他和易卜生的崇拜,得到了萧伯纳的热情回信:“若想有所成就,就不能做门徒,必须依赖本人的自我生命,独创一格。”从此萧伯纳成为黄佐临的艺术启蒙和一生的敬重之师。

  “苦干剧团”,同仁聚首

  1936年黄佐临回国,定居上海。1943年他和一批同仁成立了“苦干剧团”,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排演了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如《蜕变》、《麦克白》、《夜店》等,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黄佐临曾指导过的石挥、张伐、韩非、程之等人后来都成为了著名电影演员。他战时导演的作品,包括悲剧、喜剧、正剧、闹剧、情节剧等各种风格,导演功力也越发深厚。

  “文华”公司,大展其才

  黄佐临在“文华”成立不到一周时即由桑弧推荐加入,并带领大部分“苦干剧团”的人员加入“文华”。黄佐临在“文华”导演了《假凤虚凰》、《夜店》和《表》,都成为“文华”当时的卖座影片。

  黄佐临的洋行买办家庭背景和西方教育经历,使他的艺术人格既有“五四”精神的积淀,又体现出天津、上海两座当时中国大都市的工商业文化的特征。黄佐临喜剧创作中的幽默感与他对广大的都市市民阶层的深切关注是分不开的。这种喜剧意识的本质是以一个学者的身份阐释都市市民文化,充满哲理意味地观照都市社会的芸芸众生,从而提升都市市民文化的品格。黄佐临也正是因此而被誉为“近代中国海派文化中积极部位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悦(本版文章采写感谢黄蜀芹女士的帮助)

  ■寻访

  “文华”老人回忆团队精神

  在前面几期中我们特别关注过“文华”,今天把目光对准了那个团队。那些上世纪四十年代曾在“文华”一起工作过的老人们至今仍然坚持一年聚会两次,现在健在的还有二十多人。时隔半个多世纪,老人们回忆起当时黄佐临等导演的不同风格,以及整个团队共同创作的积极团结心态,不禁流露出深深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每个人都是多面手”

  当时的民营公司人员流动性很大,“文华”拥有自己固定的创作班子,这是独创的。我们在创立初期就确定下一个二十多人的创作群体,有一批是黄佐临先生在抗战时“苦干剧团”的演员和合作者,也会偶尔请李丽华、白光这样的名演员表演。当时“文华”编制并不够大,但是影片出品的数量和质量是很值得骄傲的,在鼎盛的时候每年要出品五、六部影片,大家配合相当默契。

  “文华”的每个人都是多面手,而当时的生产厂长陆洁是很敢放手让大家做的,一个人要会干两、三个人的工作,不像“昆仑”公司那样分工很细。这其实充分锻炼了我们,大家在一起格外团结,工作的积极性非常高。

  作为剧务和场记,我和“文华”的导演们都合作过,他们拍片时的风格不同。黄佐临是很受大家喜欢的导演,因为他多拍喜剧,非常风趣,现场拍片的状态也很放松,指点演员表演时总是用比较幽默的方式,所以大家都很乐意同他合作,有时还会和他开玩笑。桑弧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他拍片现场总是很安静,从不发脾气,是很文人化的导演。曹禺只在“文华”拍摄过一部影片,印象最深的是他个子不高,裤带束得不紧,他的动作又很多,走来走去裤脚就拖到地上绊得要摔跤,后来他干脆把裤脚一层层卷起来,很是有趣。当时在“文华”的这批人直到今天感情都很融洽,大家都很珍惜共同合作的那段时光,没有职务上下之分,没有工作尊卑之分。

  口述:徐进(原“文华”基本创作班底场记、剧务,现年78岁,现居上海)

  采写/本报记者张悦

  ●“艺术质量高,才会卖得好”

  “文华”有一条很通畅的影片流水线,而它的宣传也是非常在行的,我们除了常规的预告片、幻灯片、路牌、特刊、剧照、海报、说明书以及报纸广告外,还尝试用新方法吸引观众。比如黄佐临先生导演的《表》一片,是一部描写小偷和平民生活的片子,当时估计卖座不会太好,于是我们想办法把电影院的钟表封起来让观众猜时间,猜中或接近的可得到相应礼品,大奖是一块瑞士产的“浪琴”牌手表。而黄佐临先生导演的另一部影片《夜店》虽然是一部比较悲切的影片,但我们在春节档期上映时卖座却出奇的好。

  发行工作方面,“文华”是有突破的。“文华”因为《假凤虚凰》一片引得理发师协会反对的风波使得片商对该片无法定价,我们以前的片子一般一部印五、六个拷贝,但是《假凤虚凰》一下子印了十七个,我们当时拿着拷贝坐飞机到武汉、长沙亲自排片。

  后来我们在全国建立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北五个办事处,影片发行效果非常好,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口述:马景源(原“文华”营业部负责人,负责发行工作,86岁,现居上海)

  采写/本报记者张悦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搜狐搜索
关键字: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链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搜狐商城
化妆|春季彩妆5折争艳
家居|06年最抢眼饰品
音像|周杰伦:霍元甲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