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娱乐频道 >> 影视天地 >> 中国电影百年专题 >> 电影纪年
1935:《天伦》
YULE.SOHU.COM  2004-06-23 11:45  来源: 新京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伦理“显影”洛杉矶

  伦理片一直是早期中国电影的一种重要类型,而其巅峰之作便是大导演费穆于1935年拍摄的《天伦》。《天伦》是一部配音歌唱、无声对白影片,陈义高深,曾被当时评论誉为“中国影坛一部稀有的作品”,“达到了中国默片的最高峰”。本片还是由美国商人主动购买放映的第一部中
国影片,1936年6月在洛杉矶等地公映。

  电影笔记

  失落的“天伦”

  影片情节跳跃,时断时续,有时候,我不得不按下暂停键,仔细地像读剧本一样读这部默片的字幕。最终,我看懂了这部电影,但只记住了大概情节,几个镜头和月琴、锣钹勾勒出的一丝乡土情绪。

  《天伦》讲述了一个殷实家庭中四代人的故事。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甚至类似于一部说教味十足的教科书。

  久别家乡的浪子礼庭,在老父奄奄一息时回家,父亲先是教导他“父母在儿不远游。”接着给他留下遗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便是这部电影的中心。礼庭幡然悔悟。

  二十年后,他和儿子若燕一起在城里过着富裕的生活,但他对若燕整日周旋于显贵之间,忘记了父母的责任感到很不满。于是决定带着一家人迁往乡间,并开始从事收容老人教养孤儿的工作。若燕与媳妇则因过不惯乡村的生活,终于与老父决绝出走。

  许多年后,礼庭的孙子玉堂长大成人,因若燕责备其不能克尽子妇之道,带着妻子来找祖父礼庭。影片结尾同时也是高潮:礼庭病倒,玉堂为了给他治病,动了孤儿院的钱款。此事被礼庭知道,他当众责备了玉堂。玉堂决定继承祖父的事业,这时,若燕回到家中,并向父亲忏悔,影片以大团圆结局。

  这个《天伦》的故事拍摄于1935年,是导演费穆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电影拷贝。但是,这并不是费穆执导的原本。在《天伦》上映后,一在华旅游的美国片商看中此片,经与“联华”商洽后,租片至美国,由好莱坞一家独立制片厂对其进行重新剪辑、配乐,全片由十四卷缩减为七卷。1936年6月间,《天伦》在洛杉矶等地公映,成为由美国商人主动购去并作公开放映的第一部中国电影。而现在得以保留的拷贝,是好莱坞版的《天伦》并非费穆原版的《天伦》。

  幸而由钟石根编写的《天伦》分幕剧本尚存,对比一下原剧本可知,第一次走出国门并“杀入”好莱坞的中国电影却被无情的阉割了。因剪辑过度,《天伦》的许多情节难以连贯,这尚可归咎于技术或某种实际需要(例如片长的要求)所致。但是,将一个悲剧结局硬剪成了一个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局,却令人着实无法容忍。

  原剧本中,影片结尾一节是这样的:孙儿玉堂为了医治重病的祖父礼庭,亏空了孤儿院二百元,礼庭得悉后,指责玉堂的行为与土豪劣绅吸食民脂民膏来孝敬自己的父母没有两样。最后玉堂自首,礼庭在妻子、儿孙和众孤儿的默祷中含笑而逝。

  显然,从这样的《天伦》中,才能找到《小城之春》里边,我们所喜爱的费穆的影子——在一个看似平淡的主题和叙事中,蕴藏着种种不安和发人深省的矛盾。《天伦》的主题不是简单宏扬传统道德,而是借传统道德的主旋律探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存亡。正如剧本结尾所暗示的,礼庭的含笑而死是代表着传统道德的实现还是永远的消逝呢?含笑而死是“天伦”的悲还是“天伦”的喜?开放式结局引人深思。

  然而,好莱坞版《天伦》却如许多不求甚解或别有用心的影评所说的,宏扬着“反动统治阶级欺骗人民的‘人类爱’,体现着一个小资产阶级艺术家在革命和反革命斗争特别尖锐的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懦弱动摇的阶级性格。”这个版本的《天伦》确实只是一个“天伦”的牌坊而已。

  在我看来,《天伦》就像中国电影史上的寓言一则,在几代影人奋力杀向好莱坞的道路上,在政治与商业的旋律变奏下,《天伦》的失落引人暇思。

  专家视点

  费穆早期电影的“救世”思想

  《天伦》是我们能够看到的费穆现存的最早的电影,这是一部相当独特的电影,因为在同时期是看不到类似费穆这样宣扬“爱人如己,来求全人类的天伦之乐”的超阶级“人类爱”的思想的。这部影片也试图打通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影片的开头就是牧童牧羊的镜头,小羊依偎在母羊的身边非常温情,这恰是《圣经》中的典故,而母子依偎也正符合中国人心目中的“天伦之乐”的场景。

  《天伦》实际上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亚洲版,一个是欧洲版,两个版本最大的区别是结局的不同,这也正是地域和观念差异的体现。亚洲版的结尾搭了一个很大的龙舟,用了一个很长的长镜头。而欧洲版是在一个几乎超现实的殿堂里,老人得重病,小孩子们祈祷老人能够奇迹生还,这个空旷的大堂里布景很少,象征意味十足。欧洲版的结尾完成了格里菲斯似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体现了西方《圣经》中的“奇迹”观念。

  《天伦》是他早期创作中“人生三部曲”中的一部,非常“欧罗派”,受欧洲电影的影响很深,《人生》是讲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天伦》是在讲“伦理”,也是中国人伦理观中最重要的“(血缘)亲情伦理”然后推之于社会伦理,其实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还有西方人性与中国价值观的碰撞。

  这也显示出费穆独特的艺术趣味。自他的处女作《城市之夜》开始,就非常注重作品总体的和谐与完整,大到情节结构的处理,小到具体细节的运用无不服从于作品的总体构思。极为细致的人物心理刻画,在素来缺乏心理描写传统的中国影坛尤为引人注目,可谓独步影坛。费穆一生导演的十几部影片在数量上并不足道,但它们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这是非常难得的成就。(点评 陈山 采写 张悦)

  人物

  “贤妻良母” 林楚楚

  《天伦》中“老太太”的扮演者林楚楚是早期中国电影的著名女星。她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能诗善文,中英文都有一定修养。1919年与香港电影事业创始人黎民伟结婚。1924年,黎民伟的民新影片公司成立后,她力挑大梁,主演了该公司第一部故事长片《胭脂》,从此步入影坛,相继主演了《玉洁冰清》、《西厢记》、《木兰从军》等影片,成为我国享誉最早的女演员之一。

  1929年“民新”并入联华公司之后,她又与阮玲玉合作主演了“联华”创业片《故都春梦》,上映后,广受好评。进入30年代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更多地扮演了“贤妻良母”的妇女形象。她自然流畅、分寸适度的表演风格展现了东方女星的独特丰韵。

  抗日战争爆发后,她随丈夫回到香港,颠沛流离中,千辛万苦地保存了“民新”早期拍摄的一批记录片,留下珍贵史料。1953年,黎民伟病逝后,她即退出影坛,把精力放在了九个子女的成长之上。  

  链接

  民乐配曲

  《天伦》的一大特色是他的配乐。大部分中国默片的配乐采用的是西洋音乐,如《渔光曲》就大段大段地使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为背景,与影片的纯民族内容难免有些冲突。而《天伦》是用民族音乐配音的,使用了月琴、锣钹等民族乐器,其作曲由著名音乐家黄自担任,民族风味浓郁的音乐充分烘托了电影的传统主题,由郎毓秀演唱的主题曲《天伦歌》更是炙脍人口。

  《天伦》在当时被公认为配乐最完美的默片,使人们对民族音乐配乐的优美有了新的认识。

  商业失败

  与世界上绝大多数艺术片导演一样,费穆的作品大都难道叫好不叫座的命运,这部《天伦》又是一个例子。

  1935年,联华公司由于营业不景气,收缩了公司规模,阮玲玉又在当年自杀,影片号召力大减。公司内部派系斗争日深,以吴邦藩为首的南派对以总经理罗明佑为首的北派甚为不满。罗明佑为了挽回颓势,就耗巨资倾力宣传自己挂名与费穆合导的《天伦》一片,并在专映外国片的大光明戏院上映。

  但影片质量虽高,观众却并不踊跃,票房失败,罗明佑的威信一落千丈。吴邦藩乘机掀起倒罗风潮,逼走罗明佑,改组了联华公司,改变选片方针,全力投入有声对白片拍摄。此一事件对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的发展影响甚大。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搜狐搜索
关键字: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链接
  • 大上海流金巅峰之《神女》(06/23 11:03)
  • 流金巅峰1930’之《渔光曲》(06/23 10:51)
  • 流金巅峰1930’之《桃花泣血记》(06/23 10:48)
  • 1938年:伊文思第一次来华(06/23 10:46)
  • 1939年-1940年:何非光与《东亚之光》(图)(06/23 10:12)
  • 1937:那个年代的主旋律(06/23 09:40)
  • 1937-1938年:内地影人南下香港(06/23 09:38)
  • 1937年-1941年:“孤岛电影”(06/23 09:34)
  • 1936年:《狼山喋血记》与国防电影(06/22 13:17)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搜狐商城
    化妆|春季彩妆5折争艳
    家居|06年最抢眼饰品
    音像|周杰伦:霍元甲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