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933
上网只花6毛钱
首页- 邮件- 短信- 商城- 搜索- 新闻- 体育- 财经- IT- 女人- 生活- 健康-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求职- 出国- 校友录- 游戏
明星追踪影视天地音乐无限霓裳艳影日韩先锋欧美流行专题聊天专访视频漫画宝动漫只约陌生人
  本版最新内容
·如果卖火柴的小姑娘是赵薇的话 她还会被冻死吗
·人人为死亡做好准备
·天使的孩子
·悲欢聚散镜中泪海上花
·看水成冰不夜城
·《黑暗中的舞者》:天真的背叛
·苏州河:欲望的客体
·虚妄的艺术革命:Dogma95
·SM:电影无禁忌
·费里尼《八部半》
 更多...
 
首页 >> 娱乐 >> 影视天地 >> 评影论视

光怪陆离娱乐圈的衍生物 娱乐记者七大怪
2001-07-09 16:00:10  来源:每日新报

  多姿多彩、星光灿烂的娱乐圈可谓是让人又恨又爱,既充满神奇又光怪陆离。娱乐圈内的咄咄怪事比比皆是,其中娱乐记者就有“七大怪”。

  一、职业追星挺自在

  有些娱乐记者本身就是不折不扣的追星族,追起明星来也格外卖力,不仅是在替读者追,有的还能满足个人的特殊癖好。有些媒体甚至连编辑也打着采访的旗号加入了追星大军,采访文章写不写放在一边,先追上“星星”再说。其主要特征为:见到明星,第一索要签名照片,第二要求与之合影,即使想采访也放到最后一个程序。采访的问题也尽是追星族所关心的,喜欢什么品牌的化妆品、服装啦,爱吃什么菜啦,喜欢哪种宠物啦,和明星想宣传的音乐或影视作品风马牛不相及,但由于多是在公众场合,即使明星“心存不满”也不好挂在脸上,只好屈就追星娱记一回。

  二、吃着家里扒着外

  有些娱乐记者身兼数职,对自己份内的采访任务敷衍了事,对兼职的工作却热情空前,热衷于“干私活”的娱记利用自家媒体提供的采访机会、采访工具拼命工作,那种“争抢”意识令许多同行汗颜,纷纷露出钦佩之色,而落得“敬业”美名的娱记把所采访到的第一手资料却优先供应给其他媒体,您说怪不怪?究其原因,一般媒体对外来稿件开出的稿酬往往比给自家记者的要优厚,所以有些媒体的娱记相互投稿,这种娱记互联网还大有增容之势。

  三、没事报纸不好卖

  在文化娱乐活动相对较少的季节里,有的娱记就盼望着娱乐圈里出点事,有些媒体片面地认为只有出事,报纸的发行才能上去,没事还要找点事。今年初,郭宝昌拍了部《大宅门》,有两家出版社都想抢先发行《大宅门》小说,相互之间就出现了纷争,有位娱记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给郭宝昌打电话问:“郭导,您怎么不告出版社呀?”郭宝昌莫名其妙,回应道:“告谁呀?告完出版社我的书谁发行呀!”

  巴望别人出事,不仅是娱记对娱乐圈,媒体之间也是如此。某日记者到北京采访,乘出租车时,另一家经济状况不好的媒体记者小G要求“蹭车”,在车上小G的手机响了,原来是小G所在单位的主任看到本报记者发表的一篇文章涉及了北京某公司,让小G马上打电话给那家公司老总,最好能挑动那家公司起诉本报记者,真弄得记者哭笑不得。

  四、自恋虚荣频作态

  有的娱乐记者特别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总认为自己能“左右”娱乐圈,好像单靠自己的“妙笔生花”,既能捧红谁,又能“灭掉”谁,好像全天下的明星大腕只能围绕自己转,只有自己才享有独家采访的权利,其他媒体统统靠边站。南方某报就是如此,一旦发现其他媒体发表视角独特、独家披露的文章,就极尽打击中伤之能事,其实有花在那方面的工夫,早采写出好文章了。在日前结束的上海电影节上,这家媒体的记者不抓紧时间采访,尽忙着逛街游玩,看到其他媒体的记者采写出来的好文章,只有生干气散布谣言的份儿。

  五、谣言炒得特别快

  众媒体围绕一个焦点同时“狂轰乱炸”的事时有发生,也不管这件事到底值不值得深入报道,就拿《射雕英雄传》角色人选来说,今天这家媒体说“据知情人士透露,某某明星扮演某某人物”,明天那家媒体发表“某某明星还未正式与《射》剧签约,一切都是未知数”,其实这么大手笔的剧作开拍在即,又怎么可能连主要演员都确定不下来的呢?

  著名导演张艺谋有“点石成金”之术,凡是与之合作过的女演员都因被爆炒而走红,可能是张导对“张王恋”事件心存余悸吧,在四月份由他本人导演的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新闻发布会上,未让舞蹈演员出席,有的媒体一见没有“绯闻”事件可炒,就愤而发问:“张导,您是否只把演员当成自己镜头下的一件工具,为什么不让芭蕾舞演员参加发布会?”可是一旦演员真的出席了此会,弄不好又会有人问“为什么选这个演员”之类的话题。

  “田震摔话筒”事件后,许多媒体一心想在“田震那英不和”方面做文章,在那英从台湾归来下飞机后,一名娱记一定要让那英评价田震,那英说:“我觉得我应该敢于承认田震唱得比我好。”后来记者在这家报纸上看到,明明那英针对台湾排行榜发表的看法硬是被改成了对内地排行榜的认识。

  六、不管采访尽瞎猜

  有的娱记怕辛苦,不肯付出应有的劳动,令人奇怪的是,有的媒体竟然支持甚至指导娱记的“造假”行为。记者本人就曾亲眼看到过某媒体指导旗下记者仿造香港著名艺人郑伊健的签名,然后发表在自家的报纸上。甚至明明看到网上已经发了对某件事详尽的采访文章,还是打电话给人家,只是简单的聊两三句就挂断电话,把网上的文章稍做修改,署上自己的名字,就“出炉”了。

  最有意思的是,有时候明星未接受采访,但是版面急着“等米下锅”怎么办,两名娱记一人提问,另外一人模拟明星的心态做出回答,最后在胡乱瞎猜中“胜利完成采访任务”。

  七、东拼西凑加网摘

  有些媒体的娱乐记者和编辑,特别爱用网上摘下来的文章,第一是省事,第二是“集天下奇闻之大成”,反正读者也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采访了,盲目网摘,有时也真的给自己带来麻烦。南方某报从网上摘下这样一则消息:24集电视版《花样年华》(又名《风尘舞蝶》)在上海拍摄正酣。其实该剧与电影《花样年华》根本风马牛不相及,这则消息使该媒体差点被《风尘舞蝶》的拍摄方上影集团送上法庭。

  过多的“网摘”文章实则助长了娱记不劳而获的思想,同时也是对别人劳动果实的侵占。(冯杏)

我来补充两句  订制搜狐短信新闻
发手机短信,推荐此新闻给我的朋友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